语言诗的语言与形式研究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3-32页 |
一、作为文体的语言诗 | 第13-17页 |
二、作为文化运动的语言诗 | 第17-19页 |
三、国外语言诗研究综述 | 第19-25页 |
四、国内语言诗研究综述 | 第25-27页 |
五、研究的意义、方法和几个重要术语 | 第27-32页 |
第一章 语言诗奇异的语言 | 第32-73页 |
第一节 先锋派诗歌语言的印迹 | 第32-48页 |
一、兰波的反象征 | 第32-35页 |
二、斯泰因的语言实验 | 第35-40页 |
三、庞德的意象与散文体 | 第40-41页 |
四、祖科夫斯基的客体诗 | 第41-46页 |
五、黑山派的诗语 | 第46-48页 |
第二节 “无所指”与“有”所指 | 第48-58页 |
一、语言的能指与所指 | 第48-50页 |
二、语言诗的无所指 | 第50-56页 |
三、语言诗的所指 | 第56-58页 |
第三节 “新句子”写作 | 第58-73页 |
一、语言学中的句子 | 第58-60页 |
二、希利曼的新句子 | 第60-65页 |
三、新句子的并立 | 第65-67页 |
四、新句子诗歌的实例 | 第67-73页 |
第二章 语言诗激进的形式 | 第73-115页 |
第一节 英语诗歌的传统形式 | 第73-76页 |
一、英语的韵律诗 | 第73-75页 |
二、英语的自由诗 | 第75-76页 |
第二节 语言诗的文体形式 | 第76-85页 |
一、语言诗对外在韵律的抛弃 | 第76-82页 |
二、语言诗与散文的混合 | 第82-85页 |
三、诗歌文本与理论的结合 | 第85-96页 |
四、语言诗与传记界限的模糊 | 第89-90页 |
五、诗歌与科学文本的联姻 | 第90-96页 |
第三节 语言诗形式的实现方式 | 第96-115页 |
一、程序写作 | 第97-105页 |
二、互文与拼贴 | 第105-109页 |
三、任意性写作与意识流 | 第109-115页 |
第三章 语言形式的美学 | 第115-148页 |
第一节 日常语言的陌生化 | 第115-121页 |
一、日常语言与诗歌语言 | 第115-116页 |
二、语言诗语言形式的陌生 | 第116-121页 |
第二节 诗歌语言本体论 | 第121-129页 |
一、语言游戏 | 第121-123页 |
二、一首语言诗对语言的阐释 | 第123-127页 |
三、伯恩斯坦的语言本体论 | 第127-129页 |
第三节 语言形式的政治表达 | 第129-148页 |
一、女性话语形式对男权的反抗 | 第130-134页 |
二、非洲裔语言诗人的追求 | 第134-139页 |
三、以形式质疑书写的历史 | 第139-144页 |
四、用形式构建多元文化思想 | 第144-148页 |
结语 | 第148-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152-158页 |
后记 | 第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