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2 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1.4 研究目标和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支农资金整合基础理论 | 第15-20页 |
2.1 支农资金整合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2.2 支农资金整合理论 | 第16-20页 |
2.2.1 财政支农理论 | 第16-17页 |
2.2.2 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17-20页 |
第3章 支农资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0-28页 |
3.1 支农资金现状 | 第20-23页 |
3.1.1 全国支农资金现状 | 第20-22页 |
3.1.2 吉林省支农资金现状 | 第22-23页 |
3.2 财政金融支农资金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3.2.1 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低 | 第23-24页 |
3.2.2 金融支农缺乏动力 | 第24页 |
3.3 支农资金整合的必要性分析 | 第24-28页 |
3.3.1 整合支农资金可提高使用效率 | 第24-25页 |
3.3.2 “四化”同步需要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 | 第25-26页 |
3.3.3 各国金融支农给予支农整合经验借鉴 | 第26-28页 |
第4章 支农资金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 第28-35页 |
4.1 指标设计与数据说明 | 第28-30页 |
4.1.1 理论模型与研究方法 | 第28页 |
4.1.2 指标设计 | 第28-29页 |
4.1.3 数据说明 | 第29-30页 |
4.2 实证检验 | 第30-33页 |
4.2.1 单根检验 | 第30-31页 |
4.2.2 协整检验 | 第31-32页 |
4.2.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32-33页 |
4.3 实证结论与启示 | 第33-35页 |
第5章 吉林省支农资金整合的思路 | 第35-42页 |
5.1 财政金融资金整合的必要准备 | 第35页 |
5.2 财政金融资金整合的原则 | 第35-38页 |
5.2.1 政府占主导,农信社是主体的原则 | 第35-37页 |
5.2.2 市场化经营原则 | 第37页 |
5.2.3 依托项目平台,向重点项目倾斜的原则 | 第37-38页 |
5.3 财政金融资金整合的方式 | 第38-39页 |
5.3.1 财政支农与农民金融培训的整合 | 第38页 |
5.3.2 建立农担公司,撬动金融资金 | 第38-39页 |
5.4 财政金融资金整合的配套措施 | 第39-42页 |
5.4.1 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 第39-40页 |
5.4.2 给予涉农金融机构政策优惠 | 第40页 |
5.4.3 健全农业保险体系 | 第40-41页 |
5.4.4 信用体系要逐步建立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