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白蔹资源与可持续利用 | 第8-12页 |
1.1 可持续利用的概念 | 第8页 |
1.2 白蔹资源及中药资源所面临的问题 | 第8-12页 |
2 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2.1 化学成分 | 第12-15页 |
2.1.1 黄酮类化合物 | 第12页 |
2.1.2 甾醇类化合物 | 第12-13页 |
2.1.3 三萜类化合物 | 第13页 |
2.1.4 蒽醌类化合物 | 第13页 |
2.1.5 多酚类化合物 | 第13-14页 |
2.1.6 其他类化合物 | 第14-15页 |
2.2 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2.2.1 抗菌活性 | 第15页 |
2.2.2 抗肿瘤活性 | 第15-16页 |
2.2.3 其他活性研究 | 第16-18页 |
3 白蔹正丁醇部位成分分离 | 第18-24页 |
3.1 引言 | 第18-1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19-21页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19-20页 |
3.2.2 提取和分离 | 第20-21页 |
3.3 结构鉴定 | 第21-2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4 薄层鉴别与不同产地白蔹中没食子酸含量测定的探究 | 第24-48页 |
4.1 引言 | 第24页 |
4.2 薄层色谱鉴别 | 第24-37页 |
4.2.1 测试用品溶液的配制 | 第24-25页 |
4.2.2 对照药材溶液的配制 | 第25页 |
4.2.3 标准品对照溶液的配制 | 第25页 |
4.2.4 薄层板 | 第25页 |
4.2.5 测试用品溶液点样量的选择 | 第25页 |
4.2.6 展开系统 | 第25页 |
4.2.7 显色 | 第25-26页 |
4.2.8 温度的影响 | 第26页 |
4.2.9 湿度的影响 | 第26页 |
4.2.10 预平衡的影响 | 第26页 |
4.2.11 小结 | 第26页 |
4.2.12 TLC谱图 | 第26-37页 |
4.3 含量测定 | 第37-45页 |
4.3.1 仪器及试剂 | 第37页 |
4.3.2 提取条件的优化 | 第37-39页 |
4.3.3 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39-40页 |
4.3.4 溶液的配制 | 第40-41页 |
4.3.5 方法验证 | 第41-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