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青春电影内涵及大陆青春电影发晨概况(2010年至今) | 第15-21页 |
2.1 青春电影的内涵 | 第15-17页 |
2.2 大陆青春电影的多元化抒写 | 第17-19页 |
2.2.1 多样化的青春题材 | 第17-18页 |
2.2.2 多元化的光影诉求 | 第18-19页 |
2.3 大陆青春电影的发展高峰 | 第19-21页 |
第三章 镜中幻象:叙事符码与视听表达的全面观照 | 第21-40页 |
3.1 青春电影剧情的程式化 | 第21-25页 |
3.1.1 茫然的模仿:情节陷入窠臼 | 第22-23页 |
3.1.2 空洞的模式:人物塑造苍白 | 第23-25页 |
3.2 主题与叙事方式的弱化 | 第25-30页 |
3.2.1 过度宣泄的怀旧主题 | 第25-27页 |
3.2.2 缺乏张力的叙事基调 | 第27-29页 |
3.2.3 混乱偏移的叙事视点 | 第29-30页 |
3.3 视听语言与表现手法的滥用 | 第30-40页 |
3.3.1 音乐叙事的“脱节”与过度使用 | 第30-33页 |
3.3.1.1 音乐与画面缺乏有机整合 | 第30-32页 |
3.3.1.2 歌词叙事对主题的过度阐释 | 第32-33页 |
3.3.2 电影台词的牵强与混杂拼贴 | 第33-35页 |
3.3.3 镜头语言的混乱与手法滥用 | 第35-40页 |
第四章 雾中乱舞:文化品位与价值追求的多元审视 | 第40-51页 |
4.1 中产趣味彰显下的文化选择 | 第40-43页 |
4.1.1 都市生活熏染中的畸化价值观 | 第41-42页 |
4.1.2 流行理性渗透下的变异审美观 | 第42-43页 |
4.2 娱乐至死召唤下的银幕狂欢 | 第43-48页 |
4.2.1 群体混仿盛行中的戏谑狂欢 | 第44-45页 |
4.2.2 青春标签弥漫下的低俗趣味 | 第45-46页 |
4.2.3 信仰迷失泛滥时的票房崇拜 | 第46-48页 |
4.3 消费至上引领下的欲望游戏 | 第48-51页 |
第五章 大陆青春电影的艺术与文化反思 | 第51-57页 |
5.1 洞悉内质匮乏,回归电影本体 | 第51-53页 |
5.2 悬置空朽影像,坚守文化内蕴 | 第53-54页 |
5.3 提升精神内核,强化人文意涵 | 第54-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