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0页 |
1.1 铜/铝复合材料复合工艺及界面组成的研究进展 | 第12-24页 |
1.1.1 爆炸复合法 | 第12-13页 |
1.1.2 拉拔法 | 第13-16页 |
1.1.3 挤压复合法 | 第16-17页 |
1.1.4 扩散焊接法 | 第17-19页 |
1.1.5 搅拌摩擦焊接法 | 第19-20页 |
1.1.6 铸造复合法 | 第20-21页 |
1.1.7 轧制复合法 | 第21-24页 |
1.2 双金属的复合材料的理论研究 | 第24-27页 |
1.2.1 固-固相结合机理 | 第24-26页 |
1.2.2 铜/铝双金属固-液界面结合机理 | 第26-27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27-30页 |
1.3.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27-28页 |
1.3.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30-38页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30-31页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0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30-31页 |
2.2 实验技术方案与试样制备 | 第31-33页 |
2.2.1 实验技术路线 | 第31-32页 |
2.2.2 实验方案 | 第32-33页 |
2.3 试样制备 | 第33-35页 |
2.4 铝/铜复合材料的界面组织观察 | 第35-36页 |
2.4.1 铝/铜复合界面的金相组织观察 | 第35页 |
2.4.2 铝/铜复合界面的组织形貌及元素分布 | 第35页 |
2.4.3 铝/铜复合过渡层的相结构分析 | 第35-36页 |
2.5 铝/铜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 | 第36-37页 |
2.5.1 弯曲试验 | 第36页 |
2.5.2 铜/铝复合界面剪切强度的测试 | 第36页 |
2.5.3 铝/铜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的测试 | 第36-3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铜/铝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 | 第38-58页 |
3.1 影响制备铜/铝层状复合材料的因素 | 第38-40页 |
3.2 铜/铝复合材料界面组织分析 | 第40-54页 |
3.2.1 铝液温度对铜/铝层状复合材料界面组织形貌的影响 | 第40-42页 |
3.2.2 铝液温度对铜/铝层状复合材料界面成分的影响 | 第42-45页 |
3.2.3 铜管的预热温度对铜/铝层状复合材料界面形貌的影响 | 第45-47页 |
3.2.4 铜管的预热温度对铜/铝层状复合材料界面成分的影响 | 第47-50页 |
3.2.5 轧制压下量对铜/铝层状复合材料界面形貌的影响 | 第50-52页 |
3.2.6 轧制压下量对铜/铝层状复合材料界面成分的影响 | 第52-54页 |
3.3 铜/铝复合材料界面的物相分析 | 第54-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第四章 铜/铝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导电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 第58-72页 |
4.1 铜/铝复合材料界面弯曲变形协同性的测试与分析 | 第58-62页 |
4.1.1 铝液温度对铜/铝复合材料界弯曲变形协同性的影响 | 第58-59页 |
4.1.2 铜管预热温度对铜/铝复合材料界弯曲变形协同性的影响 | 第59-61页 |
4.1.3 轧制压下量对铜/铝复合材料界弯曲变形协同性的影响 | 第61-62页 |
4.2 铜/铝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 | 第62-67页 |
4.2.1 铝液温度对铜/铝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影响 | 第63-64页 |
4.2.2 铜管预热温度对铜/铝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 | 第64-65页 |
4.2.3 压下量对铜/铝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 | 第65-67页 |
4.3 铜/铝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测试 | 第67-71页 |
4.3.1 铝液温度对铜/铝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 | 第67-68页 |
4.3.2 铜管预热温度对铜/铝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 | 第68-69页 |
4.3.3 轧制压下量对铜/铝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 | 第69-7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5.1 结论 | 第72-73页 |
5.2 展望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4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