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主题报道与形象建构研究--以凤凰网为例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11-22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0-22页 |
第一章 凤凰网同性恋主题报道的统计分析 | 第22-35页 |
第一节 研究样本的获取 | 第22-23页 |
一、样本来源 | 第22页 |
二、样本筛选 | 第22-23页 |
三、样本单位 | 第23页 |
第二节 研究类目的建构 | 第23-26页 |
第三节 凤凰网同性恋主题报道的总体情况 | 第26-35页 |
一、报道板块 | 第26-28页 |
二、地域分布 | 第28-29页 |
三、报道来源 | 第29-30页 |
四、消息来源 | 第30-31页 |
五、报道体裁 | 第31-32页 |
六、报道态度 | 第32-33页 |
七、议题内容 | 第33-35页 |
第二章 凤凰网与其他媒体同性恋主题报道的比较分析 | 第35-47页 |
第一节 其他媒体同性恋主题报道分析 | 第35-38页 |
一、报道议题偏向 | 第35-37页 |
二、权益探讨单一 | 第37页 |
三、消息来源不均 | 第37-38页 |
四、关注角度迥异 | 第38页 |
第二节 凤凰网同性恋主题报道的特色 | 第38-44页 |
一、维护同性恋群体的多方权益 | 第39-40页 |
二、倾听同性恋者及相关人物的声音 | 第40-42页 |
三、高度关注“同妻”“同夫”现象 | 第42-44页 |
四、立足“大小人物”反映社会面貌 | 第44页 |
第三节 凤凰网同性恋主题报道的缺陷 | 第44-47页 |
一、过于强调新奇 | 第44-45页 |
二、细节把握不当 | 第45-47页 |
第三章 凤凰网对同性恋群体形象的建构 | 第47-63页 |
第一节 凤凰网同性恋者的形象特征 | 第47-51页 |
一、国家特征 | 第47页 |
二、性别特征 | 第47-48页 |
三、年龄特征 | 第48-49页 |
四、身份职业特征 | 第49-50页 |
五、角色属性特征 | 第50-51页 |
第二节 凤凰网同性恋群体形象再现的不足 | 第51-52页 |
一、性别状况失衡 | 第51-52页 |
二、职业状况失衡 | 第52页 |
第三节 凤凰网同性恋形象建构的标签化体现 | 第52-57页 |
一、同性恋者等同心理障碍 | 第53-54页 |
二、同性恋是艾滋病传播者 | 第54-55页 |
三、同性恋者是违法犯罪人员 | 第55-57页 |
第四节 凤凰网对同性恋群体形象的塑造 | 第57-63页 |
一、处于弱势的群体 | 第57-59页 |
二、各行业成功人士 | 第59-61页 |
三、忠于内心的勇者 | 第61-63页 |
第四章 凤凰网同性恋主题报道与形象建构的反思 | 第63-75页 |
第一节 影响同性恋报道与形象建构的因素 | 第63-66页 |
一、主流意识的捆绑 | 第63-64页 |
二、商业效益的驱使 | 第64-65页 |
三、学术研究的推动 | 第65-66页 |
四、把关力度的松弛 | 第66页 |
第二节 凤凰网同性恋报道引发的对媒体的启示 | 第66-69页 |
一、平衡报道议题 | 第67页 |
二、敢于深度报道 | 第67-68页 |
三、提升责任意识 | 第68-69页 |
四、注重人文关怀 | 第69页 |
第三节 同性恋群体媒介形象的客观建构路径 | 第69-75页 |
一、政府的理解和监督 | 第70页 |
二、精神领袖正确引导 | 第70-72页 |
三、提升公众媒介素养 | 第72页 |
四、同性恋群体的自身努力 | 第72-75页 |
结语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附录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