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染料简介 | 第10-12页 |
1.2.1 阳离子型染料 | 第11页 |
1.2.2 阴离子型染料 | 第11-12页 |
1.2.3 非离子型染料 | 第12页 |
1.3 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2-15页 |
1.3.1 生物处理 | 第13页 |
1.3.2 化学处理 | 第13页 |
1.3.3 物理处理 | 第13-15页 |
1.4 纤维素及其应用 | 第15-20页 |
1.4.1 纤维素的结构特征及性质 | 第15-16页 |
1.4.2 纤维素的改性 | 第16-19页 |
1.4.3 改性纤维素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1.5 论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5.1 论文选题意义 | 第20-21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实验条件与分析方法 | 第22-28页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2-23页 |
2.1.1 实验药品和试剂 | 第22-23页 |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3页 |
2.2 分析方法 | 第23-25页 |
2.2.1 结构表征方法 | 第23-24页 |
2.2.2 水样去除率的测定 | 第24-25页 |
2.2.3 吸附剂解吸与重复使用 | 第25页 |
2.3 吸附理论 | 第25-28页 |
2.3.1 吸附动力学 | 第25-26页 |
2.3.2 吸附等温线 | 第26-28页 |
第3章 阳离子吸附剂一氯乙酸修饰羧甲基纤维素凝胶微球的制备及其吸附亚甲基蓝染料性能 | 第28-44页 |
3.1 前言 | 第28-2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9-30页 |
3.2.1 羧甲基纤维素基吸附剂的制备 | 第29页 |
3.2.2 羧基含量的计算 | 第29-30页 |
3.2.3 吸附性能评价 | 第3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0-43页 |
3.3.1 E/CMC与MCA-E_(0.7)/CMC凝胶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 第30-35页 |
3.3.2 凝胶微球吸附吸附实验 | 第35-38页 |
3.3.3 吸附行为研究 | 第38-41页 |
3.3.4 染料MB的解吸及吸附剂的重复使用性 | 第41-43页 |
3.4 结论 | 第43-44页 |
第4章 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修饰羧甲基纤维素凝胶微球表面 | 第44-59页 |
4.1 前言 | 第4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4.2.1 两性吸附剂的制备 | 第44-45页 |
4.2.2 吸附性能评价 | 第45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5-57页 |
4.3.1 两性吸附剂MCA-E_(0.7)/CMC-g- PDMDAAC的制备 | 第45-50页 |
4.3.2 MCA-E_(0.7)/CMC-g-PDMDAAC吸附实验 | 第50-53页 |
4.3.3 吸附行为研究 | 第53-56页 |
4.3.4 染料的解吸及吸附剂的重复使用性 | 第56-57页 |
4.4 结论 | 第57-59页 |
第5章 pH敏感-两性麦秆吸附剂的制备及对染料的吸附性能 | 第59-74页 |
5.1 前言 | 第59-60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60-61页 |
5.2.1 两性麦秆吸附剂的制备 | 第60页 |
5.2.2 纤维素结晶度计算 | 第60-61页 |
5.2.3 吸附性能评价 | 第61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1-72页 |
5.3.1 两性麦秆吸附剂MCA/MS-g-PDMAEMA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 第61-65页 |
5.3.2 改性及未改性麦秆的吸附实验 | 第65-69页 |
5.3.3 吸附行为研究 | 第69-72页 |
5.4 结论 | 第72-74页 |
第6章 总结与建议 | 第74-76页 |
6.1 总结 | 第74-75页 |
6.2 建议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