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公司僵局问题研究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引言 | 第13页 |
第一章 公司僵局的基本原理 | 第13-20页 |
·公司僵局基本概念 | 第13-15页 |
·公司僵局的特征 | 第15-17页 |
·股东或者董事之间的长期对抗性 | 第15-16页 |
·公司运作的停滞性 | 第16页 |
·后果的显著危害性 | 第16-17页 |
·公司僵局的分类 | 第17-19页 |
·董事会僵局和股东会僵局 | 第18页 |
·对等僵局和非对等僵局 | 第18-19页 |
·经营分歧僵局和其他分歧僵局 | 第19页 |
·公司僵局形成的原因 | 第19-20页 |
·不合理的股权结构 | 第19页 |
·不合理的表决制度 | 第19页 |
·有限责任公司的自身特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域外法中破解公司僵局的经验介绍 | 第20-26页 |
·域外法中关于司法解散公司的经验介绍 | 第20-22页 |
·英美法系国家公司僵局司法解散制度 | 第20-21页 |
·大陆法系国家的司法解散制度 | 第21-22页 |
·域外法关于非司法解散措施的经验介绍 | 第22-25页 |
·重视公司章程的预先防范作用 | 第22-23页 |
·强制股权置换 | 第23页 |
·指定公司的监管人 | 第23-24页 |
·任命临时董事 | 第24页 |
·强制公司分立 | 第24-25页 |
·域外法关于公司僵局司法救济给我们的启示 | 第25-26页 |
·域外法对裁判司法解散公司比较审慎 | 第25页 |
·司法救济制度比较完善,救济方式多种多样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我国公司僵局司法救济的现状分析 | 第26-33页 |
·公司僵局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6-31页 |
·我国司法解散的立法现状 | 第26-28页 |
·我国目前相关法律规定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我国解决公司僵局的替代性救济制度存在欠缺 | 第31-33页 |
·公司僵局救济路径略显单一 | 第31页 |
·未发挥公司章程的事先预防作用 | 第31-32页 |
·强制股权收购制度仍需完善 | 第32页 |
·强制公司分立制度尚未建立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我国公司僵局司法救济的完善 | 第33-40页 |
·完善我国司法解散制度 | 第33-36页 |
·明确我国司法解散的指导原则 | 第33-35页 |
·进一步地完善司法解散制度 | 第35-36页 |
·合理选取司法解散制度的替代性措施 | 第36-40页 |
·充分发挥公司章程在防范公司僵局方面的预防功能 | 第36-37页 |
·确立强制股权收购 | 第37-38页 |
·强制公司分立 | 第38-39页 |
·第三方介入不宜作为我国公司僵局的替代救济措施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导师和作者简介 | 第44-45页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