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 第10-11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框架 | 第11页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1-12页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4.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4.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4.3 文献评述 | 第15-16页 |
2.夹层融资的概述 | 第16-23页 |
2.1 夹层融资的基础理论 | 第16-18页 |
2.1.1 融资优序理论 | 第16-17页 |
2.1.2 控制权市场理论 | 第17页 |
2.1.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7页 |
2.1.4 金融抑制理论 | 第17-18页 |
2.2 夹层融资的相关概念 | 第18-21页 |
2.2.1 夹层融资的定义及分类 | 第18-19页 |
2.2.2 夹层融资的特点 | 第19-20页 |
2.2.3 夹层融资的优劣势 | 第20-21页 |
2.3 夹层融资的起源与发展 | 第21-23页 |
3.丰台科技园东三期项目夹层融资的案例介绍 | 第23-32页 |
3.1 项目基本情况介绍 | 第23-25页 |
3.1.1 项目背景 | 第23页 |
3.1.2 项目融资涉及的各公司简介 | 第23-25页 |
3.2 投融资双方的考量因素 | 第25-28页 |
3.2.1 投资方华澳信托公司考量因素 | 第25-27页 |
3.2.2 融资方北京丰科建考量因素 | 第27-28页 |
3.3 项目融资需求分析 | 第28-32页 |
3.3.1 项目开发规划需求 | 第28-30页 |
3.3.2 国家政策刚性限制 | 第30-31页 |
3.3.3 项目融资现状 | 第31-32页 |
4.丰台科技园东三期项目夹层融资案例分析 | 第32-41页 |
4.1 丰台科技园东三期项目夹层融资方案的主要内容 | 第32-36页 |
4.1.1 夹层融资方案的核心条款 | 第32-35页 |
4.1.2 融资协议的避险设计 | 第35-36页 |
4.2 项目夹层融资后的效果分析 | 第36-38页 |
4.2.1 紧扣企业需求,拓展融资渠道 | 第36-37页 |
4.2.2 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财务状况 | 第37-38页 |
4.2.3 融资产品设计与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相匹配 | 第38页 |
4.2.4 统筹项目融资,构建可持续融资模式 | 第38页 |
4.3 项目夹层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 第38-41页 |
4.3.1 模糊债务与权益界限,透支企业未来收益 | 第38页 |
4.3.2 夹层融资过程中财务风险与收益不对称 | 第38-39页 |
4.3.3 法律环境不健全 | 第39-41页 |
5.丰台科技园东三期项目夹层融资案例启示 | 第41-46页 |
5.1 夹层融资正是目前适合房地产项目融资的金融创新 | 第41-42页 |
5.1.1 夹层融资的期限相对较长 | 第41页 |
5.1.2 夹层融资的手续要求较低 | 第41页 |
5.1.3 夹层融资的融资成本较低 | 第41页 |
5.1.4 夹层融资的资金回报要求适中 | 第41页 |
5.1.5 夹层融资不影响企业实际生产经营 | 第41-42页 |
5.2 对于企业进行项目夹层融资的建议 | 第42-44页 |
5.2.1 立足于实质重于形式,明确权益与债务的确认 | 第42页 |
5.2.2 做好前期规划,平衡融资风险与收益 | 第42-43页 |
5.2.3 重视夹层融资的风险防范,建立风险控制措施 | 第43-44页 |
5.3 对于我国发展夹层融资的启示 | 第44-46页 |
5.3.1 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 | 第44页 |
5.3.2 建立健全的金融服务体系 | 第44页 |
5.3.3 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体制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