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4页 |
(一) 经有关部门认真细致的调查,造成紫阳县12.17特大水上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 第9-10页 |
1、直接原因——船舶严重超员 | 第9页 |
2、肇事船舶驾机员为了赚钱,违法驾驶破损的不适渡船舶 | 第9-10页 |
(二) 在以上表象的背后,事故的发生其实有更深的根源 | 第10-11页 |
1、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偏远山区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与社会需求增长矛盾日益突出 | 第10页 |
2、经营者法制观念淡薄、安全意识差,违法违规渡运 | 第10页 |
3、安全监管不到位 | 第10页 |
4、县、乡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渡口、船舶和船员”的管理严重缺位 | 第10页 |
5、学生的安全自救意思较差,学校也缺乏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培训 | 第10-11页 |
(三) 造成此次事件的表面原因 | 第11页 |
1、该船既非渔船也非民用自用船 | 第11页 |
2、船主法律观念淡薄,防危意识薄弱 | 第11页 |
3、乘客的安全意识欠缺 | 第11页 |
(四) 然而,此次事件背后折射出来的深层次原因更因引起重视 | 第11-12页 |
1、水域船舶管理机构众多 | 第11页 |
2、监管职能模糊 | 第11页 |
3、没有第三方机构对水上安全执法进行监督 | 第11-12页 |
(五) 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 第12页 |
1、挖砂船作业人员违法设障 | 第12页 |
2、客船严重超载航行 | 第12页 |
3、客船驾驶员应急处置不当 | 第12页 |
(六) 事故的间接原因是 | 第12-14页 |
二、我国内河海事行政执法的现状 | 第14-27页 |
(一) 海事与内河海事的关系 | 第14-17页 |
1、海事的概念 | 第14-15页 |
2、海事与内河海事的关系 | 第15-17页 |
(二) 内河海事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 第17-23页 |
1、多部门管理,行政权交叉 | 第17-19页 |
2、机构职能相同,类型却不相同 | 第19页 |
3、行政相对人相对素质较低,防危意识较弱 | 第19-20页 |
4、行政执法人员力量薄弱 | 第20-21页 |
5、内河海事行政处罚标准偏高 | 第21-22页 |
6、执法自由裁量权过大 | 第22页 |
7、执法经费没有保障 | 第22-23页 |
(三) 内河海事行政执法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3-27页 |
1、水上执法权限分散 | 第23页 |
2、海事机构编制归属不明确 | 第23-24页 |
3、法律依据的差异 | 第24-25页 |
4、有效管理与监督机制缺乏 | 第25-27页 |
三、域外海事行政执法机构的比较与借鉴 | 第27-32页 |
(一) 美国——海岸警卫队 | 第27页 |
(二) 澳大利亚——海事安全局 | 第27-28页 |
(三) 日本——海上保安厅 | 第28-29页 |
(四) 芬兰——海事局 | 第29页 |
(五)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海事处 | 第29-30页 |
(六) 启示与借鉴 | 第30-32页 |
1、综合执法队伍 | 第30-31页 |
2、企业式管理模式 | 第31页 |
3、机构设置突出业务管理,将综合行政业务归入一个部门 | 第31页 |
4、业务分工清晰,奖酬制度合理 | 第31-32页 |
四、内河海事行政管理与执法的完善建议 | 第32-38页 |
(一) 相关立法的完善 | 第32-33页 |
1、统一处罚标准 | 第32页 |
2、完善现有法律法规 | 第32页 |
3、健全程序立法 | 第32-33页 |
(二) 执法体制的完善 | 第33-34页 |
(三) 执法职能的完善 | 第34-38页 |
1、明确海事管理机构的职能定位,精简业务职能 | 第34-35页 |
2、强化业务职能,弱化辅助职能 | 第35-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