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言 | 第7-10页 |
(一) 选题原因及意义 | 第7-8页 |
(二) 研究状况和文献综述 | 第8页 |
(三)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8-10页 |
一、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概述 | 第10-29页 |
(一)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基础理论 | 第10-13页 |
1、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概念 | 第10-12页 |
2、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资格条件 | 第12页 |
3、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分类 | 第12-13页 |
(二) 我国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必要性 | 第13-16页 |
1、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对我国金融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 第13-14页 |
2、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 第14页 |
3、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对信托公司具有重要意义 | 第14-16页 |
(三) 标准REITs与类REITs案例分析 | 第16-29页 |
1、标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案例分析 | 第17-20页 |
2、类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案例分析 | 第20-25页 |
3、标准REITs与类REITs的比较分析 | 第25-29页 |
二、信托公司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业务宏观法律障碍及克服 | 第29-36页 |
(一) 对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专项立法的建议 | 第29-30页 |
(二) 信托配套制度的缺陷 | 第30-34页 |
1、信托登记制度的缺陷 | 第30-32页 |
2、信托税收制度的缺失 | 第32-34页 |
(三) 《信托机构管理条例》长期缺位 | 第34-36页 |
三、信托公司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业务微观法律障碍及克服 | 第36-45页 |
(一) 信托定义的局限 | 第36-38页 |
(二) 信托合同及信托当事人关系的认知局限 | 第38-43页 |
1、信托合同的认知局限 | 第38-40页 |
2、信托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平衡 | 第40-43页 |
(三) 受益权离“受益证券”有多远 | 第43-45页 |
1、受益权的转让 | 第43页 |
2、受益证券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8页 |
(一) 本文的基本观点 | 第45-46页 |
(二) 本文的局限、不足与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46页 |
(三) 信托应是灵活而又具有创造性的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