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Carrousel氧化沟曝气工况的运行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污水好氧生物处理法 | 第10-14页 |
1.1.1 活性污泥法 | 第10-12页 |
1.1.2 生物膜法 | 第12-13页 |
1.1.3 自然生态系统处理法 | 第13-14页 |
1.2 氧化沟工艺 | 第14-17页 |
1.2.1 氧化沟的发展 | 第14页 |
1.2.2 氧化沟工艺类型 | 第14-16页 |
1.2.3 氧化沟工艺的应用前景 | 第16-17页 |
1.3 曝气系统概述 | 第17-18页 |
1.3.1 曝气理论基础 | 第17页 |
1.3.2 曝气设备类型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污水处理厂概况及运行阶段介绍 | 第20-27页 |
2.1 设计进出水水质 | 第20页 |
2.2 工艺流程及运行方式 | 第20-22页 |
2.2.1 工艺流程 | 第20-21页 |
2.2.2 运行方式 | 第21-22页 |
2.3 主要构筑物与设计参数 | 第22-25页 |
2.4 运行阶段介绍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初期运行阶段污水处理效果及曝气工况分析 | 第27-38页 |
3.1 进水水量、水质分析 | 第27-29页 |
3.2 污水处理效果分析 | 第29-32页 |
3.3 曝气工况分析 | 第32-36页 |
3.3.1 需氧量的计算 | 第33-35页 |
3.3.2 曝气设备供氧量分析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中期运行阶段曝气工况研究 | 第38-84页 |
4.1 中期运行阶段概况 | 第38页 |
4.2 试验方案设计 | 第38-42页 |
4.2.1 试验测试曝气工况 | 第38-39页 |
4.2.2 测定点位的确定 | 第39-41页 |
4.2.3 测试指标及方法 | 第41-42页 |
4.3 不同曝气工况氧化沟溶解氧分布 | 第42-57页 |
4.3.1 工况一溶解氧分布 | 第43-45页 |
4.3.2 工况二溶解氧分布 | 第45-48页 |
4.3.3 工况三溶解氧分布 | 第48-51页 |
4.3.4 工况四溶解氧分布 | 第51-54页 |
4.3.5 工况五溶解氧分布 | 第54-57页 |
4.4 不同曝气工况污水处理效果影响分析 | 第57-72页 |
4.4.1 工况一污水处理效果影响分析 | 第57-60页 |
4.4.2 工况二污水处理效果影响分析 | 第60-63页 |
4.4.3 工况三污水处理效果影响分析 | 第63-66页 |
4.4.4 工况四污水处理效果影响分析 | 第66-69页 |
4.4.5 工况五污水处理效果影响分析 | 第69-72页 |
4.5 不同曝气工况比较 | 第72-82页 |
4.5.1 溶解氧浓度 | 第72-75页 |
4.5.2 污水处理效果 | 第75-79页 |
4.5.3 能耗分析 | 第79页 |
4.5.4 曝气工况比选 | 第79-8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五章 满负荷运行阶段曝气工况探讨 | 第84-91页 |
5.1 需氧量与曝气设备供氧量分析 | 第84-85页 |
5.2 满负荷运行阶段曝气工况的建议 | 第85-9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第91-94页 |
6.1 结论 | 第91-92页 |
6.2 建议 | 第92-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7页 |
附录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