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日元僧竺仙梵僊研究
摘要 | 第2页 |
要旨 | 第3-6页 |
引言 | 第6-10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6页 |
第二节 先行研究概述 | 第6-9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第9-10页 |
第一章 竺仙梵僊传记资料考 | 第10-19页 |
第一节 了庵清欲撰《建长禅寺竺仙和尚行道记》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危素撰《日本建长寺竺仙和尚塔铭》 | 第11-13页 |
第三节 其它僧传 | 第13-19页 |
一、《增集续传灯录》卷六 | 第13-14页 |
二、《东渡诸祖传·元竺仙僊禅师传》 | 第14-15页 |
三、《延宝传灯录·梵仙传》 | 第15页 |
四、《本朝高僧传·梵僵传》 | 第15-16页 |
五、《扶桑五山记》 | 第16-17页 |
六、《僧传排韵》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竺仙梵僊生平事迹考 | 第19-30页 |
第一节 在元活动考 | 第19-21页 |
第二节 在日活动考 | 第21-24页 |
一、在镰仓时期 | 第22-23页 |
二、在京都时期 | 第23-24页 |
三、重回镰仓时期 | 第24页 |
第三节 教化僧众 | 第24-30页 |
一、教化形式 | 第24-27页 |
二、教化对象 | 第27-30页 |
第三章 竺仙梵僊在日交往考 | 第30-41页 |
第一节 与武士阶层的交往 | 第30-35页 |
一、与大友氏的交往 | 第30-32页 |
二、与足利尊氏、足利直义的交往 | 第32-35页 |
第二节 与僧人的交往 | 第35-41页 |
一、与中岩圆月的交往 | 第35-37页 |
二、与天岸慧广的交往 | 第37-38页 |
三、与别源圆旨的交往 | 第38-40页 |
四、与其他僧人的交往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日本文化史上的竺仙梵僊 | 第41-48页 |
第一节 竺仙梵僊的法系传承及主要嗣法弟子 | 第41-43页 |
第二节 五山文学史上的竺仙 | 第43-48页 |
一、竺仙的文学观 | 第43-45页 |
二、竺仙的文学作品 | 第45-46页 |
三、竺仙与其他五山禅僧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一 竺仙梵僊资料编年 | 第52-59页 |
附录二 竺仙派法系传承略图 | 第59-61页 |
附录三 竺仙梵僊墨迹 | 第61-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