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颗粒物浓度卫星遥感反演研究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的技术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气溶胶光学特性及反演方法 | 第16-27页 |
2.1 气溶胶光学特性 | 第16-19页 |
2.2 大气辐射传输模型 | 第19-20页 |
2.3 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的原理 | 第20-21页 |
2.4 反演方法 | 第21-23页 |
2.5 MODIS气溶胶反演流程 | 第23-25页 |
2.5.1 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 | 第23页 |
2.5.2 地面反射率确定 | 第23-25页 |
2.5.3 大气-气溶胶模式的确定 | 第25页 |
2.5.4 查找表说明 | 第25页 |
2.6 反演流程 | 第25-27页 |
第3章 四川盆地气溶胶AOD反演 | 第27-44页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7页 |
3.2 云检测 | 第27-30页 |
3.3 大气模式和气溶胶模式 | 第30-38页 |
3.4 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 | 第38-44页 |
第4章 颗粒物浓度估算 | 第44-62页 |
4.1 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垂直订正 | 第44-55页 |
4.1.1 MPL和PBL分析法 | 第45-47页 |
4.1.2 数值模式 | 第47-55页 |
4.2 消光系数的湿度订正 | 第55-61页 |
4.2.1 指数法 | 第55-59页 |
4.2.2 物质重构法 | 第59-61页 |
4.3 消光系数与颗粒物浓度的关系 | 第61-6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2页 |
展望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1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