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粮食流通组织发展对粮食价格影响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2-14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第14-16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二、技术路线图 | 第15-16页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难点 | 第16-18页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二、难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8-28页 |
第一节 主要概念 | 第18-20页 |
一、粮食价格 | 第18页 |
二、粮食流通 | 第18-19页 |
三、粮食流通组织 | 第19页 |
四、“互联网+”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第20-22页 |
一、价格均衡理论 | 第20-21页 |
二、商品流通理论 | 第21页 |
三、规模经济理论 | 第21-22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22-28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三、国内外文献述评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粮食流通组织的现状与发展 | 第28-46页 |
第一节 粮食流通组织现状 | 第28-35页 |
一、我国粮食生产及流通特性 | 第28-30页 |
二、粮食流通组织的类型 | 第30-32页 |
三、两类主要的粮食流通组织发展现状 | 第32-35页 |
第二节 互联网下粮食流通组织的发展 | 第35-40页 |
一、互联网下粮食流通组织的发展基础 | 第35-38页 |
二、粮食流通组织创新动力机制 | 第38-39页 |
三、互联网提升粮食流通组织功能与效率 | 第39-40页 |
第三节 美国、日本粮食流通组织启示 | 第40-45页 |
一、美国粮食流通组织现状 | 第40-42页 |
二、日本粮食流通组织现状 | 第42-44页 |
三、发达国家粮食流通组织发展的经验 | 第44-45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互联网下粮食流通组织对粮价影响机理 | 第46-57页 |
第一节 我国传统粮食价格决定 | 第46-48页 |
一、我国粮食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 第46-47页 |
二、建国以来我国稳价措施 | 第47页 |
三、传统型政策稳价措施存在的弊端 | 第47-48页 |
第二节 粮食流通组织对粮价的影响 | 第48-53页 |
一、粮食流通组织的市场逻辑 | 第48-51页 |
二、粮食流通组织的一般功能 | 第51-52页 |
三、粮食流通组织对粮价的影响 | 第52-53页 |
第三节 互联网对粮食流通组织的改造及价格传导 | 第53-56页 |
一、规模经济扩大,抑止粮价上涨 | 第54-55页 |
二、经营效率提升,有利于粮价稳定 | 第55-56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第57-69页 |
第一节 模型设定 | 第57-58页 |
一、系统GMM模型说明 | 第57页 |
二、模型的设定 | 第57-58页 |
第二节 样本、变量及数据 | 第58-60页 |
一、变量定义 | 第58-60页 |
二、数据来源 | 第60页 |
第三节 计量检验及实证结果分析 | 第60-67页 |
一、相关计量检验 | 第60-62页 |
二、计量结果分析 | 第62-65页 |
三、稳健性分析 | 第65-67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69-75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69-70页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第70-73页 |
一、降低粮食成本,增强粮食市场竞争力 | 第70-71页 |
二、构建粮食市场价格内在稳定机制 | 第71页 |
三、扩大流通组织规模,提高流通效率 | 第71-72页 |
四、支持和引导粮食流通组织创新 | 第72页 |
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营造公平、公正环境 | 第72-73页 |
六、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建立专业人才团队 | 第73页 |
第三节 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