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天然河道纵向离散系数研究

内容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引言第11-17页
第2章 天然河道纵向离散系数的理论估计第17-29页
    2.1 求解天然河道纵向离散系数的基本原理第17-18页
    2.2 矩形水槽的流速分布公式第18-20页
    2.3 矩形明渠的纵向离散系数第20-25页
    2.4 天然河道的纵向离散系数第25-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具有物理意义的纵向离散系数预测式第29-47页
    3.1 获得纵向离散系数的广义形式第29-32页
    3.2 利用遗传程序进行求解第32-39页
        3.2.1 数据的预处理第32-39页
    3.3 结果讨论第39-42页
    3.4 纵向离散系数广义形式的验证第42-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7页
第4章 层流中浓度纵向离散输运的模拟第47-59页
    4.1 随机方法第48-49页
    4.2 横向浓度分布的均匀程度第49-52页
    4.3 纵向的离散系数第52-54页
    4.4 纵向分布的扭曲度发展第54-55页
    4.5 纵向浓度分布图第55-57页
    4.6 小结第57-59页
第5章 含有吸收边界的层流中浓度纵向输运的模拟第59-71页
    5.1 对于吸收边界的纵向离散的研究进展第59-69页
        5.1.1 数学方程和理论解第60-63页
        5.1.2 随机方法第63-64页
        5.1.3 参数设置和模拟结果第64-69页
    5.2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六章 广义的菲克定律第71-77页
    6.1 新的Fick定律第72-73页
    6.2 一个简单的推导第73-75页
    6.3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7.1 结论第77页
    7.2 展望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91页
附录第91-113页
    附录A 利用统计单个颗粒的方法求解长直层流管道内的纵向离散系数第91-94页
    附录B 求解一阶不可逆的吸收边界的标量的输移第94-99页
    附录C 实测纵向离散系数表第99-101页
    附录D 矩形河道纵向离散系数的推导第101-104页
    附录E 预测值与实际值对比图第104-110页
    附录F 灰关联等级的求解第110-11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发表论文第113-115页
致谢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技术的养猪废水处理工程调试研究
下一篇:环境规制、研发投入与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基于行业异质性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