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8页 |
1.1 金属间化合物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2 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发展现状及性能结构 | 第13-20页 |
1.2.1 TiAl基合金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1.2.2 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 第15-17页 |
1.2.3 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性能特点 | 第17-18页 |
1.2.4 合金化法改善TiAl金属间化合物性能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 稀土元素特性及在金属间化合物中的应用 | 第20-22页 |
1.3.1 稀土元素的结构及特性 | 第20-21页 |
1.3.2 稀土元素在金属化合物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1.4 计算材料学在金属间化合物研究的应用 | 第22-25页 |
1.4.1 计算机模拟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1.4.2 计算机模拟技术在金属间化合物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1.5 本课题采用的计算软件 | 第25-27页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 | 第28-46页 |
2.1 第一性原理计算简介 | 第28-29页 |
2.2 第一性原理理论基础 | 第29-37页 |
2.2.1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 第29-33页 |
2.2.2 LDA近似和GGA近似 | 第33-35页 |
2.2.3 平面波赝势方法 | 第35-37页 |
2.3 力学理论基础 | 第37-39页 |
2.3.1 弹性常数计算方法 | 第37-39页 |
2.3.2 弹性模量 | 第39页 |
2.4 计算方法 | 第39-44页 |
2.4.1 Visualizer模块 | 第40-41页 |
2.4.2 CASTEP模块 | 第41-4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3章 TIAL金属间化合物结构及力学性能 | 第46-63页 |
3.1 引言 | 第46页 |
3.2 TiAl晶体的计算模型建立 | 第46-47页 |
3.3 TiAl晶体模型的电子结构和力学性能计算 | 第47-61页 |
3.3.1 TiAl晶体模型计算参数 | 第47-49页 |
3.3.2 TiAl晶体模型几何优化 | 第49-54页 |
3.3.3 TiAl晶体模型力学性能 | 第54-58页 |
3.3.4 TiAl晶体模型电子结构 | 第58-6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4章 稀土元素掺杂TiAl金属间化合物结构及力学性能 | 第63-95页 |
4.1 引言 | 第63页 |
4.2 稀土掺杂TiAl晶体的占位行为 | 第63-66页 |
4.3 稀土掺杂TiAl晶体的电子结构和力学性能 | 第66-93页 |
4.3.1 稀土掺杂TiAl晶体模型的计算参数 | 第66-69页 |
4.3.2 稀土掺杂TiAl晶体模型的几何优化 | 第69页 |
4.3.3 稀土掺杂对TiAl晶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9-74页 |
4.3.4 稀土掺杂对TiAl晶体电子结构的影响 | 第74-93页 |
4.4 计算结果的实验验证 | 第93-9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5章 CE浓度对TiAl金属间化合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95-112页 |
5.1 引言 | 第95页 |
5.2 不同浓度Ce元素掺杂TiAl晶体的模型 | 第95-96页 |
5.3 不同浓度Ce掺杂TiAl晶体的电子结构和力学性能 | 第96-110页 |
5.3.1 不同浓度Ce掺杂TiAl晶体模型计算参数 | 第96-99页 |
5.3.2.不同浓度Ce掺杂TiAl晶体模型几何优化 | 第99页 |
5.3.3 不同浓度Ce掺杂对TiAl晶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99-103页 |
5.3.4 不同浓度Ce掺杂对TiAl晶体电子结构的影响 | 第103-11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0-112页 |
结论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24-125页 |
致谢 | 第125-126页 |
个人简介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