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页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1-15页
        1.3.1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3页
        1.3.2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5页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5-18页
        1.4.1 研究内容第15页
        1.4.2 研究方法第15-17页
        1.4.3 技术路线图第17-18页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第18-19页
第2章 农村普惠金融及其相关理论第19-25页
    2.1 普惠金融及其发展历程第19-21页
        2.1.1 普惠金融的内涵第19页
        2.1.2 普惠金融的发展历程第19-21页
    2.2 农村普惠金融的相关理论第21-25页
        2.2.1 金融抑制理论第21-22页
        2.2.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第22-23页
        2.2.3 包容性增长理论第23-25页
第3章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的研究现状第25-31页
    3.1 国外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的研究现状第25-27页
        3.1.1 测度维度和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现状第25-26页
        3.1.2 测度方法使用的研究现状第26-27页
    3.2 国内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的研究现状第27-29页
        3.2.1 测度维度和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现状第27-28页
        3.2.2 测度方法使用的研究现状第28-29页
    3.3 国内外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研究现状的比较分析第29-31页
第4章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的实证研究第31-52页
    4.1 因子分析法介绍第31-32页
        4.1.1 因子分析法概述第31页
        4.1.2 因子分析法的步骤第31-32页
        4.1.3 模型参数的统计意义第32页
        4.1.4 因子分析法的应用第32页
    4.2 因子分析法在农村普惠金融水平测度的适用性第32-33页
    4.3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及区域差异分析第33-52页
        4.3.1 维度设定和指标选取第33-36页
        4.3.2 样本选取和数据处理第36-38页
        4.3.3 测度过程第38-42页
        4.3.4 测度结果和区域差异分析第42-52页
第5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第52-57页
    5.1 结论第52-53页
    5.2 对策建议第53-57页
        5.2.1 渗透度方面,加大现代科技手段的使用力度第53页
        5.2.2 可获得度方面,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度第53-54页
        5.2.3 可使用度方面,加大对金融机构支农的政策扶持力度第54-55页
        5.2.4 可负担度方面,加快完善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力度第55页
        5.2.5 社会层面,加强基础金融教育的普及力度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录第60-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孩政策”下生育保险动态筹资机制研究--以镇江市为例
下一篇:水资源费改税问题研究--以河北省改革试点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