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存留养亲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 第13-18页 |
(一)存留养亲制度的起源 | 第13-14页 |
(二)存留养亲制度的历代发展 | 第14-18页 |
1.存留养亲制度在唐代应用和发展 | 第14-15页 |
2.宋、金、元、明时期存留养亲制度的承袭 | 第15-16页 |
3.清朝存留养亲制度的完善和废止 | 第16-18页 |
二、存留养亲制度的价值分析 | 第18-24页 |
(一)存留养亲制度在古代司法制度中存在的必然性 | 第18-20页 |
1.经济条件 | 第18-19页 |
2.政治环境 | 第19页 |
3.主流思想的影响 | 第19-20页 |
(二)存留养亲制度的历史局限性 | 第20-24页 |
1.被害人一方公平感失衡,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 第20-21页 |
2.审核和监督机制不完善,滋生腐败 | 第21-22页 |
3.放纵犯罪,降低刑罚威慑力 | 第22-24页 |
三、存留养亲制度对进一步完善当代刑罚制度的启发 | 第24-33页 |
(一)我国当前刑罚制度相关现状 | 第25-27页 |
1.缓刑制度 | 第25页 |
2.刑事和解制度 | 第25-26页 |
3.监外执行制度 | 第26-27页 |
(二)存留养亲制度对刑罚制度的借鉴价值 | 第27-30页 |
1.平衡法理与情理,赋予法理制度人文关怀 | 第28页 |
2.促进罪犯改过自新,辅助其他教育感化政策 | 第28-29页 |
3.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社会稳定 | 第29-30页 |
(三)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刑罚制度 | 第30-33页 |
1.建立和完善犯罪主体品行和所负法定赡养义务的调查制度 | 第30-31页 |
2.完善现有缓刑、刑事和解、暂予监外执行的制度 | 第31-32页 |
3.设置配套的法律监督制度,防止刑罚制度被滥用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