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印度经常项目失衡的比较研究与实证分析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论文研究的背景、理论基础及意义 | 第10-12页 |
第二节 论文研究的结构体系和主要创新点 | 第12-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第一节 经常项目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实证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第三章 中印宏观经济与金融制度的比较 | 第20-40页 |
第一节 中印经常项目收支结构的比较 | 第20-30页 |
第二节 中印的人口年龄结构的比较 | 第30-32页 |
第三节 中印金融体系的比较 | 第32-36页 |
第四节 中印财政收支的比较 | 第36-39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经常项目理论及其模型 | 第40-44页 |
第一节 经常项目的动态分析 | 第40-41页 |
第二节 人口年龄结构对经常项目的影响 | 第41-43页 |
第三节 Herbertsson 模型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第44-51页 |
第一节 人口年龄结构与经常项目的关系 | 第44-45页 |
第二节 人口年龄结构、财政收支与经常项目的关系 | 第45-46页 |
第三节 模型的改进与实证 | 第46-5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第51-55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51-52页 |
第二节 启示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 A | 第59-70页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