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视角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背景 | 第15-28页 |
2.1 国际货币的三大职能 | 第15-16页 |
2.2 三大国际货币的历史回顾 | 第16-25页 |
2.2.1 英镑国际化进程 | 第16-18页 |
2.2.2 美元国际化进程 | 第18-22页 |
2.2.3 欧元国际化进程 | 第22-25页 |
2.3 文献述评 | 第25-28页 |
第三章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分析 | 第28-47页 |
3.1 人民币国际化的度量 | 第28-31页 |
3.2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背景 | 第31-36页 |
3.2.1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 | 第31-33页 |
3.2.2 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机遇 | 第33-34页 |
3.2.3 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34-36页 |
3.3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 第36-47页 |
3.3.1 流通领域 | 第36-37页 |
3.3.2 结算领域 | 第37-40页 |
3.3.3 投资领域 | 第40-45页 |
3.3.4 储备领域 | 第45-47页 |
第四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第47-61页 |
4.1 国力因素 | 第47-52页 |
4.1.1 经济实力 | 第47-48页 |
4.1.2 贸易规模 | 第48-50页 |
4.1.3 对外直接投资 | 第50-52页 |
4.2 金融体制因素 | 第52页 |
4.3 金融市场因素 | 第52-55页 |
4.3.1 股票市场 | 第53-54页 |
4.3.2 债券市场 | 第54-55页 |
4.3.3 期货市场 | 第55页 |
4.4 币值稳定因素 | 第55-57页 |
4.4.1 通胀率 | 第55-56页 |
4.4.2 汇率波动 | 第56-57页 |
4.5 网络外部性因素 | 第57页 |
4.6 强化因素 | 第57-61页 |
4.6.1 政治、军事实力 | 第57-58页 |
4.6.2 科技实力 | 第58-59页 |
4.6.3 偿债能力 | 第59-61页 |
第五章 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61-73页 |
5.1 实证方法介绍:因子分析和ARIMA模型 | 第61-63页 |
5.1.1 因子分析 | 第61-62页 |
5.1.2 ARIMA模型 | 第62-63页 |
5.2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第63-65页 |
5.2.1 变量选取与描述 | 第63-64页 |
5.2.2 模型构建与统计量描述 | 第64-65页 |
5.3 因子分析 | 第65-69页 |
5.3.1 相关系数矩阵 | 第65页 |
5.3.2 KMO和Bartlett球型检验 | 第65-66页 |
5.3.3 确定公因子数目 | 第66-68页 |
5.3.4 公因子命名 | 第68-69页 |
5.4 ARIMA模型预测 | 第69-73页 |
5.4.1 平稳化处理 | 第69-70页 |
5.4.2 模型识别 | 第70-71页 |
5.4.3 参数估计 | 第71页 |
5.4.4 模型诊断与预测 | 第71-7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总结 | 第73-74页 |
6.2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8-79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