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本体转换及应用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数据转换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本体融合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3 知识融合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14-17页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2章 关键理论及技术介绍 | 第17-23页 |
2.1 数据转换关键理论 | 第17-18页 |
2.1.1 Geodatabase地理文件数据库 | 第17页 |
2.1.2 地理本体 | 第17-18页 |
2.2 数据转换相关技术 | 第18-19页 |
2.2.1 ArcGIS Engine | 第18页 |
2.2.2 GDAL | 第18-19页 |
2.2.3 Jena | 第19页 |
2.2.4 TDB | 第19页 |
2.3 本体知识融合 | 第19-21页 |
2.3.1 基于RDF的数据模型 | 第19-20页 |
2.3.2 本体融合方法 | 第20页 |
2.3.3 知识融合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3章 地理本体高效转换方法 | 第23-31页 |
3.1 基本模型及其映射 | 第23-26页 |
3.1.1 Geodatabase空间数据模型 | 第23-24页 |
3.1.2 地理本体结构模型 | 第24-25页 |
3.1.3 GDB到地理本体的映射规则 | 第25-26页 |
3.2 数据转换方法 | 第26-28页 |
3.2.1 AEXTrans方法 | 第27-28页 |
3.2.2 GXTrans方法 | 第28页 |
3.2.3 GJTrans方法 | 第2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8-31页 |
第4章 跨领域的知识融合方法 | 第31-41页 |
4.1 跨领域异构知识融合结构模型 | 第31-32页 |
4.2 知识元 | 第32-33页 |
4.2.1 知识库 | 第33页 |
4.3 知识融合方法 | 第33-39页 |
4.3.1 知识元匹配 | 第34页 |
4.3.2 空间关系表达模型 | 第34-36页 |
4.3.3 基于空间关系模型的知识融合方法 | 第36-39页 |
4.4 新知识的服务应用 | 第39-41页 |
第5章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1-55页 |
5.1 知识预处理实验 | 第41-48页 |
5.1.1 三种方法转换效率对比 | 第41-45页 |
5.1.2 地理本体查询效率比较 | 第45-48页 |
5.2 基于本体的知识融合方法实验 | 第48-50页 |
5.3 知识融合服务实验 | 第50-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55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