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2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8-11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关键概念的界定 | 第12-14页 |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12-13页 |
二、企业创新能力 | 第13页 |
三、科技合作 | 第13-14页 |
第三节 论文内容与结构 | 第14-16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22页 |
第一节 中国—东盟科技合作的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一、科技全球化深入发展促进区域科技合作集团的形成 | 第17-18页 |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科技合作提供平台 | 第18-19页 |
第二节 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的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第三章 欧盟和北美区域科技合作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经验和启示 | 第22-27页 |
第一节 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促进中小企业创新的政策 | 第22-24页 |
一、欧盟的政策 | 第22-23页 |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政策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欧盟及北美自由贸易区带给中国东盟的启示 | 第24-27页 |
一、欧盟的启示 | 第24-25页 |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启示 | 第25-27页 |
第四章 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促进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原理分析 | 第27-35页 |
第一节 技术和人才的广泛交流 | 第27-29页 |
一、通过人才的交流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 第27-28页 |
二、获得互补性的技术 | 第28-29页 |
三、成立"联合技术开发中心" | 第29页 |
第二节 克服国际技术贸易壁垒 | 第29-31页 |
第三节 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提供新选择 | 第31-33页 |
第四节 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并为创新力发展蓄能 | 第33页 |
第五节 促进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 | 第33-35页 |
第五章 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促进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 第35-51页 |
第一节 中国东盟科技合作的现状 | 第35-39页 |
一、中国东盟科技合作的基础 | 第35-36页 |
二、中国东盟科技合作的领域和项目 | 第36-37页 |
三、中小企业已成为中国东盟科技合作的重要角色 | 第37-39页 |
第二节 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中的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发展 | 第39-45页 |
一、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总体现状 | 第39-40页 |
二、参与东盟科技合作的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现状 | 第40-42页 |
三、与大中型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状况的对比 | 第42-44页 |
四、参与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中小企业创新力发展的潜力 | 第44-45页 |
第三节 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促进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现实障碍 | 第45-51页 |
一、中国东盟科技合作本身的局限性和不足 | 第45-46页 |
二、中小企业参与中国东盟科技合作的项目有限 | 第46-47页 |
三、东盟国家自身的政治文化障碍 | 第47-48页 |
四、我国中小企业本身的局限性 | 第48-51页 |
第六章 加强中国东盟科技合作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 第51-57页 |
第一节 从东盟的角度分析 | 第51-52页 |
第二节 从我国政府的角度分析 | 第52-54页 |
第三节 从中小企业的角度分析 | 第54-57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作者本人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