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5页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5-17页 |
1.6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17-19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19-31页 |
2.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概念 | 第19-24页 |
2.1.1 信贷风险管理的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1.2 信贷风险管理的程序 | 第20-21页 |
2.1.3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分类 | 第21-23页 |
2.1.4 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的特点 | 第23-24页 |
2.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第24-31页 |
2.2.1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第24-27页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7-28页 |
2.2.3 资产负债理论 | 第28页 |
2.2.4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8-31页 |
第3章 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31-45页 |
3.1 A农商银行基本情况概述 | 第31-36页 |
3.1.1 经营管理信息 | 第31-32页 |
3.1.2 产品信息 | 第32-34页 |
3.1.3 市场信息 | 第34-36页 |
3.2 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基本制度 | 第36-38页 |
3.2.1 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构 | 第36-37页 |
3.2.2 A农商银行信贷业务流程 | 第37-38页 |
3.3 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8-41页 |
3.3.1 信贷人员素质制约业务健康发展 | 第38-39页 |
3.3.2 “担保圈”贷款风险频现增加了风险隐患 | 第39-40页 |
3.3.3 信贷风险预警体系不健全 | 第40-41页 |
3.4 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 第41-45页 |
3.4.1 服务对象素质参差不齐 | 第41页 |
3.4.2 地方政府的干预 | 第41-42页 |
3.4.3 关联企业“垒大户”风险较大 | 第42页 |
3.4.4 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企业正常经营 | 第42-45页 |
第4章 完善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与保障 | 第45-55页 |
4.1 完善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目标 | 第45页 |
4.2 完善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原则 | 第45-46页 |
4.3 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改善对策分析 | 第46-50页 |
4.3.1 建立更加高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 第46-47页 |
4.3.2 加强信贷风险管理队伍建设 | 第47-48页 |
4.3.3 丰富“担保圈”贷款保障方式 | 第48-50页 |
4.4 完善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保障措施 | 第50-55页 |
4.4.1 组织保障 | 第50-51页 |
4.4.2 人员保障 | 第51-52页 |
4.4.3 外部信息保障 | 第52页 |
4.4.4 营销服务保障 | 第52-55页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5-57页 |
5.1 结论 | 第55-56页 |
5.2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