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引言 | 第11-14页 |
| 第一章《召旻》作者、时代及诗旨考察 | 第14-28页 |
| 1.1 关于《召旻》作者的探讨 | 第14-17页 |
| 1.2《召旻》时代问题 | 第17-20页 |
| 1.3《召旻》诗旨及其解诗方法 | 第20-28页 |
| 第二章《召旻》篇词语考释 | 第28-52页 |
| 2.1“天”字考释 | 第28-32页 |
| 2.2“彼疏斯粺”考释 | 第32-38页 |
| 2.3“胡不自替,职兄斯引”考释 | 第38-42页 |
| 2.4“棲苴”“溃”“止”考释 | 第42-46页 |
| 2.5“先王”、“召公”考释 | 第46-52页 |
| 第三章《召旻》经学解读 | 第52-63页 |
| 3.1 解诗中蕴含警戒意识 | 第52-56页 |
| 3.2 解诗中反映的矛盾意识 | 第56-59页 |
| 3.3 解诗中寄托的政治理想 | 第59-63页 |
| 结语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75页 |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