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残余应力的定义和分类 | 第12-14页 |
1.2.1 残余应力的定义 | 第12页 |
1.2.2 残余应力的分类 | 第12-13页 |
1.2.3 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 | 第13-14页 |
1.3 薄壁件加工变形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1 薄壁件加工变形影响因素 | 第14-16页 |
1.3.2 薄壁件加工变形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4 切削加工有限元仿真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4.1 有限元法简介 | 第18页 |
1.4.2 常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 第18-20页 |
1.4.3 切削仿真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1-23页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5.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1-23页 |
第2章 初始残余应力对薄壁回转件加工变形的影响 | 第23-37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淬火有限元模型的基本理论 | 第23-25页 |
2.3 铝合金淬火过程有限元建模 | 第25-29页 |
2.3.1 铝合金轴对称件淬火过程仿真 | 第25-28页 |
2.3.2 毛坯淬火过程有限元仿真 | 第28-29页 |
2.4. 淬火残余应力的试验验证 | 第29-33页 |
2.4.1 残余应力测量试验 | 第29-30页 |
2.4.2 淬火残余应力的有限元仿真实例验证 | 第30-33页 |
2.5 毛坯加工过程的有限元仿真 | 第33页 |
2.6 薄壁回转结构件的切削过程及变形测量分析 | 第33-3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不同加工顺序对薄壁件加工变形的影响 | 第37-46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薄壁件四种不同加工方案 | 第37-38页 |
3.3 初始残余应力的获取 | 第38-39页 |
3.4 加工过程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39-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铣削加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6-59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有限元切削仿真理论基础 | 第46-51页 |
4.2.1 金属切削变形理论 | 第46-47页 |
4.2.2 材料本构模型 | 第47-48页 |
4.2.3 切屑分离准则 | 第48-49页 |
4.2.4 刀具和工件网格划分技术 | 第49页 |
4.2.5 磨损模型和单元损伤演化 | 第49-51页 |
4.3 基于ADVANTEDGE FEM有限元建模 | 第51-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铣削工艺参数优化 | 第59-70页 |
5.1 引言 | 第59页 |
5.2 正交试验 | 第59-64页 |
5.2.1 正交试验设计与结果分析方法 | 第59-60页 |
5.2.2 正交试验仿真结果分析 | 第60-64页 |
5.3 单工艺参数对铣削力和铣削热的影响 | 第64-69页 |
5.3.1 铣削参数对铣削力的影响 | 第65-68页 |
5.3.2 铣削参数对铣削温度的影响 | 第68-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