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基于金纳米粒子放大的毛细管电泳分析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符号与缩写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6页
    1.1 毛细管电泳技术及应用第11-19页
        1.1.1 毛细管电泳概述第11页
        1.1.2 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原理第11-13页
        1.1.3 毛细管电泳仪第13-14页
        1.1.4 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模式第14-17页
            1.1.4.1 毛细管区带电泳第14-15页
            1.1.4.2 胶束电动毛细管电色谱第15页
            1.1.4.3 毛细管凝胶电泳第15-16页
            1.1.4.4 毛细管等电聚焦第16页
            1.1.4.5 毛细管等速电泳第16-17页
            1.1.4.6 亲和毛细管电泳第17页
        1.1.5 毛细管电泳分离模式的选择第17-18页
        1.1.6 毛细管电泳的优点第18页
        1.1.7 毛细管电泳的应用第18-19页
    1.2 毛细管电泳在线富集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第19-27页
        1.2.1 场放大堆积第21-24页
            1.2.1.1 在线场放大样品堆积第21-22页
            1.2.1.2 场放大进样第22页
            1.2.1.3 大体积样品堆积第22-23页
            1.2.1.4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堆积第23-24页
        1.2.2 等速电泳第24-25页
            1.2.2.1 瞬时等速电泳第24页
            1.2.2.2 电动增压作用第24-25页
        1.2.3 pH调制堆积技术第25-26页
        1.2.4 扫集及相关技术第26-27页
            1.2.4.1 扫集第26页
            1.2.4.2 胶束溶剂堆积第26-27页
    1.3 国内外毛细管电泳研究进展第27-33页
        1.3.1 罗列型毛细管电泳研究第28-31页
            1.3.1.1 毛细管电泳与质谱法联用第28-29页
            1.3.1.2 多维毛细管电泳方法联用第29-30页
            1.3.1.3 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器在毛细管电泳上的应用第30-31页
        1.3.2 创新型毛细管电泳研究第31-33页
            1.3.2.1 同时在线检测阳离子物质和阴离子物质第31-32页
            1.3.2.2 单细胞分析第32-33页
        1.3.3 应用型毛细管电泳研究第33页
    1.4 纳米材料在毛细管电泳上的应用第33-35页
        1.4.1 碳纳米材料第34页
        1.4.2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第34页
        1.4.3 金属纳米材料第34-35页
    1.5 基于金纳米粒子放大的在线富集方法研究第35-36页
第二章 基于外部磁场和纳米金放大的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超灵敏线快速检测雪卡鱼毒第36-53页
    2.1 前言第36-37页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7-40页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7-38页
        2.2.2 制备Ab1-Fe_3O_4免疫探针第38页
        2.2.3 制备HRP-AuNPs-Ab2免疫复合物第38-39页
        2.2.4 旋转磁场装置的制备第39-40页
        2.2.5 在线IA反应、CE分离、EC检测原理第4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0-51页
        2.3.1 基于纳米颗粒的免疫反应的特征分析第41-43页
        2.3.2 旋转磁场下基于纳米颗粒的免疫反应的条件优化第43-46页
        2.3.3 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优化第46-48页
        2.3.4 在线免疫反应检测CTX3C第48-49页
        2.3.5 免疫传感器的稳定性、选择性、灵敏度特征分析第49-50页
        2.3.6 鱼类样品中的应用分析第50-51页
    2.4 结论第51-53页
第三章 基于纳米金的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在线检测阳离子物质第53-70页
    3.1 前言第53-54页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54-57页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54-55页
        3.2.2 实验方法第55-57页
            3.2.2.1 纳米金合成第55页
            3.2.2.2 样品溶液的制备第55-56页
            3.2.2.3 检测方法第56-5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7-69页
        3.3.1 纳米金粒径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第57-59页
        3.3.2 MEKC分离条件优化第59-64页
            3.3.2.1 pH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第59-61页
            3.3.2.2 分离电压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第61-62页
            3.3.2.3 缓冲溶液对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第62-64页
        3.3.3 稳定性、重现性、线性及检出限第64-69页
            3.3.3.1 稳定性、重现性第64页
            3.3.3.2 线性及检出限第64-68页
            3.3.3.3 回收率验证第68-69页
    3.4 小结第69-70页
结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87页
致谢第87-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8-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电材料铱配合物的合成及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聚(5-醛基吲哚)/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石墨烯量子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