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2-2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2-16页 |
1.1 实验对象 | 第12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12页 |
1.3 实验仪器 | 第12-14页 |
1.4 溶液配制 | 第14-1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6-24页 |
2.1 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 第16-17页 |
2.2 分组治疗 | 第17页 |
2.3 大鼠转棒实验 | 第17-18页 |
2.4 疼痛阈值检测 | 第18页 |
2.5 免疫荧光 | 第18-19页 |
2.6 RVM凋亡细胞染色 | 第19-20页 |
2.7 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 | 第20-21页 |
2.8 RVM微透析 | 第21-22页 |
2.9 高效液相(HPLC)检测 5-HT、DA及各自代谢产物 5-HIAA、DOPAC | 第22-23页 |
2.10 黑质致密部逆标荧光金 | 第23页 |
2.11 统计方法 | 第23-24页 |
结果 | 第24-32页 |
1.6-OHDA诱导的PD大鼠模型的热痛阈和机械痛阈是降低的 | 第24-25页 |
2.6-OHDA诱导的PD大鼠模型中缝核 5-HT系统受损 | 第25-27页 |
3.6-OHDA诱导的PD大鼠模型腰段脊髓背角 5-HT递质水平降低 | 第27-28页 |
4.给予西酞普兰可以缓解 6-OHDA诱导的PD大鼠模型痛敏反应 | 第28-30页 |
5.RVM内显微注射 5,7-DHT可以部分缓解痛觉过敏 | 第30-31页 |
6.投射到黑质致密部的RVM神经元不是 5-HT能神经元 | 第31-32页 |
讨论 | 第32-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综述 帕金森病相关疼痛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 第4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