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9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三、文献评述 | 第15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17-19页 |
一、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农业价值链融资的理论概述 | 第19-27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一、价值链与农业价值链 | 第19页 |
二、价值链融资与农业价值链融资 | 第19页 |
三、马铃薯价值链与马铃薯价值链融资 | 第19-20页 |
四、交易成本 | 第20页 |
第二节 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 | 第20-22页 |
一、农产品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融资模式 | 第20页 |
二、农产品购买者驱动型价值链融资模式 | 第20-21页 |
三、一体化价值链融资模式 | 第21页 |
四、协调组织推动型价值链融资模式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协调组织推动型价值链融资模式的运行机制与效果 | 第22-25页 |
一、协调组织推动型价值链融资模式的运行机制 | 第22-24页 |
二、协调组织推动型价值链融资模式的运行效果 | 第24-25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协调组织推动型马铃薯价值链融资的运行机制与效果 | 第27-37页 |
第一节 青岛胶州市马铃薯价值链融资背景 | 第27-28页 |
第二节 马铃薯价值链融资的运行机制 | 第28-34页 |
一、传统马铃薯价值链参与主体及其融资运作 | 第28-29页 |
二、青岛胶州市协调组织推动型马铃薯价值链参与主体及其运作机制 | 第29-34页 |
第三节 青岛胶州市协调组织推动型马铃薯价值链融资的运行效果分析 | 第34-36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协调组织推动型马铃薯价值链融资实证分析 | 第37-45页 |
第一节 调研过程及数据收集 | 第37-40页 |
一、制作调查问卷 | 第37-39页 |
二、获取农户数据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模型设定和变量选择 | 第40-42页 |
一、DID模型介绍 | 第40页 |
二、模型设定 | 第40-41页 |
三、变量选择和相关性检验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42-44页 |
一、协调组织推动型马铃薯价值链融资对增收效果的影响 | 第42页 |
二、协调组织推动型马铃薯价值链融资对交易成本的影响 | 第42-44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5-49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45-46页 |
一、降低农户融资的交易成本 | 第45页 |
二、提高农户的收益 | 第45-46页 |
三、驱动者的参与度不足 | 第46页 |
四、驱动者的驱动力不足 | 第46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46-49页 |
一、提高驱动者的参与度 | 第46-47页 |
二、加强驱动者的驱动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附录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