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1-12页 |
1.2.1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2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与框架 | 第12-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3.3 研究框架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4-17页 |
2.1 融资担保交易成本理论 | 第14页 |
2.2 资产替代效应理论 | 第14-15页 |
2.3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理论 | 第15页 |
2.4 信号传递与资信评价担保理论 | 第15页 |
2.5 关系贷款理论 | 第15-17页 |
第三章 A国有融资担保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 第17-32页 |
3.1 A担保公司的内部环境分析 | 第17-24页 |
3.1.1 A担保公司概况 | 第17页 |
3.1.2 内部条件分析 | 第17-19页 |
3.1.3 担保项目业务流程 | 第19-20页 |
3.1.4 公司风险管理体系梳理 | 第20-24页 |
3.2 A担保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第24-32页 |
3.2.1 担保行业的演变进程 | 第24-28页 |
3.2.2 法律环境 | 第28页 |
3.2.3 社会环境 | 第28-32页 |
第四章 A国有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 第32-39页 |
4.1 A国有融资担保公司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4.1.1 风险收益比例不协调、盈利模式单一导致抗风险能力低 | 第32-33页 |
4.1.2 风险高发突显流动性补偿机制的欠缺 | 第33页 |
4.1.3 经济下行严重加剧了行业整体不景气 | 第33-35页 |
4.2 A国有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问题的理性剖析 | 第35-39页 |
4.2.1 现有政策环境对公司发展的影响 | 第35-36页 |
4.2.2 行业地位对公司的制约 | 第36-37页 |
4.2.3 赢利模式对公司发展的限制 | 第37-39页 |
第五章 A国有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发展策略及保障措施 | 第39-50页 |
5.1 新形势下A国有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发展策略 | 第39-41页 |
5.1.1 调整优化业务结构,丰富业务品种和业务平台 | 第39-40页 |
5.1.2 努力完善整体架构,应对银担合作困境,改善盈利模式 | 第40-41页 |
5.1.3 适时调整风控理念,应对经济和政策变化 | 第41页 |
5.1.4 呼吁监管政策的完善,促使有效持续的代偿补偿机制的形成 | 第41页 |
5.2 新形势下A国有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发展保障 | 第41-50页 |
5.2.1 健全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 第41-46页 |
5.2.2 建立良性适度的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吸收和培养制度 | 第46-48页 |
5.2.3 保持改革创新的理念和激情,积累沉淀优秀的企业文化 | 第48-5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