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2 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2.3 电力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0-2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二章 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 | 第24-30页 |
2.1 风险概述 | 第24-26页 |
2.1.1 风险的定义 | 第24页 |
2.1.2 风险的分类 | 第24-25页 |
2.1.3 风险的特征 | 第25-26页 |
2.2 风险管理的提出 | 第26-27页 |
2.2.1 产生背景 | 第26-27页 |
2.2.2 产生原因 | 第27页 |
2.3 风险管理概述 | 第27-29页 |
2.3.1 项目风险 | 第27-28页 |
2.3.2 风险管理定义 | 第28页 |
2.3.3 风险管理过程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煤改电”工程项目风险识别及评价 | 第30-44页 |
3.1 “煤改电”工程项目概述 | 第30-31页 |
3.1.1 “煤改电”工程项目内涵 | 第30页 |
3.1.2 “煤改电”工程项目特点 | 第30-31页 |
3.1.3 “煤改电”工程项目的风险特征 | 第31页 |
3.2 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 第31-37页 |
3.2.1 风险识别概述 | 第31-32页 |
3.2.2 风险识别的方法 | 第32-33页 |
3.2.3 “煤改电”工程项目风险因素分析 | 第33-34页 |
3.2.4 “煤改电”工程项目风险识别过程 | 第34-37页 |
3.3 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方法选择 | 第37-41页 |
3.3.1 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概述 | 第37-38页 |
3.3.2 风险评价的主要方法 | 第38-39页 |
3.3.3 “煤改电”工程项目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9-40页 |
3.3.4 “煤改电”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第40-41页 |
3.4 基于AHP方法的“煤改电”工程项目风险评价 | 第41-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A电力公司“煤改电”项目风险实例分析 | 第44-60页 |
4.1 A电力公司某“煤改电”项目介绍 | 第44-45页 |
4.1.1 安装内容 | 第44-45页 |
4.1.2 工程规范 | 第45页 |
4.2 项目风险因素分析 | 第45-47页 |
4.2.1 政策风险 | 第45-46页 |
4.2.2 环境风险 | 第46页 |
4.2.3 属地供电公司风险 | 第46页 |
4.2.4 承包方风险 | 第46-47页 |
4.2.5 设计方风险 | 第47页 |
4.2.6 供应方风险 | 第47页 |
4.2.7 运营维护风险 | 第47页 |
4.3 A电力公司“煤改电”项目风险评价 | 第47-57页 |
4.3.1 因素排序权重计算 | 第47-53页 |
4.3.2 综合抗风险能力计算 | 第53-57页 |
4.4 风险应对与防范 | 第57-60页 |
4.4.1 系统性风险 | 第58页 |
4.4.2 非系统性风险 | 第58-6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5.1 结论 | 第60页 |
5.2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66-67页 |
附件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