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概述 | 第11-20页 |
1.1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概念与特征 | 第11-12页 |
1.2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形式与种类 | 第12-18页 |
1.2.1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初级形式 | 第12-14页 |
1.2.2 引渡制度 | 第14-17页 |
1.2.3 刑事诉讼移管 | 第17页 |
1.2.4 外国刑事判决的承认与执行 | 第17-18页 |
1.3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作用 | 第18-20页 |
2 我国开展刑事司法协助的必要性 | 第20-22页 |
2.1 履行国际义务、承担大国责任的需要 | 第20页 |
2.2 满足国内开展追逃追赃工作的需要 | 第20-21页 |
2.3 打击跨国网络犯罪的需要 | 第21-22页 |
3 我国刑事司法协助的现状及实践中的发展 | 第22-28页 |
3.1 我国刑事司法协助现状 | 第22-23页 |
3.1.1 国际立法层面 | 第22-23页 |
3.1.2 国内立法层面 | 第23页 |
3.2 我国刑事司法协助的实践与发展 | 第23-28页 |
3.2.1 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 第24-25页 |
3.2.1.1 联合侦查 | 第24页 |
3.2.1.2 联合打击跨国网络犯罪 | 第24-25页 |
3.2.1.3 联合巡逻 | 第25页 |
3.2.2 在刑事司法协助中应用视频听证制度 | 第25-26页 |
3.2.3 引渡替代措施的应用 | 第26-28页 |
3.2.3.1 遣返 | 第26页 |
3.2.3.2 劝返 | 第26-28页 |
4 我国刑事司法协助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2页 |
4.1 国内立法缺失 | 第28页 |
4.2 死刑制度的存在成为刑事司法协助的绊脚石 | 第28-29页 |
4.3 法律规范与条约之间的冲突 | 第29-30页 |
4.3.1 一事不再理原则与我国刑法的冲突 | 第29-30页 |
4.3.2 罪名的设置引发双重犯罪原则歧义 | 第30页 |
4.4 在应对潜逃的腐败犯罪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5 解决我国刑事司法协助问题的对策 | 第32-37页 |
5.1 制定我国刑事司法协助法,完善我国法律体系 | 第32-33页 |
5.2 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取得实质进步 | 第33-34页 |
5.3 协调国内法律规范与国际法、国际条约的不一致性 | 第34页 |
5.3.1 在刑法中确立一事不再理原则 | 第34页 |
5.3.2 修改刑法中的一些罪名 | 第34页 |
5.4 在追缴犯罪所得方面落实财产分享与返还机制 | 第34-37页 |
5.4.1 分享与返还犯罪所得的理论基础 | 第34-35页 |
5.4.2 贯彻分享与返还机制的必要性 | 第35-36页 |
5.4.3 分享与返还犯罪所得的具体实施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