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先秦哲学(~前220年)论文--儒家论文

儒家教化思想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启示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选题背景第11页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1 选题目的第11页
        1.2.2 选题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2-16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第16-17页
        1.4.1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2 研究思路第17页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及解决方案第17-19页
        1.5.1 研究的重点难点第17-18页
        1.5.2 研究的创新点第18页
        1.5.3 解决方案第18-19页
第2章 儒家教化思想的主要内容第19-34页
    2.1 儒家教化思想的诠释及其发展第20-23页
        2.1.1 儒家教化思想的诠释第21页
        2.1.2 儒家教化思想的发展第21-23页
    2.2 儒家教化思想的核心、原则及目的第23-28页
        2.2.1 儒家教化思想的核心——修己安人第23-25页
        2.2.2 儒家教化思想的原则——忠信仁义第25-27页
        2.2.3 儒家教化思想的终极追求——至善至美第27-28页
    2.3 儒家教化的方法第28-31页
        2.3.1 礼教:克己复礼第29页
        2.3.2 乐教:乐至中和第29-30页
        2.3.3 政教:尊礼守法第30页
        2.3.4 刑教:趋善惩恶第30-31页
    2.4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视角下的儒家教化思想的特征第31-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3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34-45页
    3.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之国家层面存在的问题第34-37页
        3.1.1 民主:对民主要素的本质认识不清第34-35页
        3.1.2 文明:在认同主流价值观上有所偏差第35-36页
        3.1.3 和谐:在认知和价值选择上的冲突第36-37页
    3.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之社会层面存在的问题第37-40页
        3.2.1 公正、法治:对传统与现代的认知呈现冲突第38-39页
        3.2.2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存在知与行相脱节现象第39-40页
    3.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之公民个人层面存在的问题第40-42页
        3.3.1 敬业:部分大学生疏离学习本职第40-41页
        3.3.2 诚信:部分大学生存在一些失信行为第41-42页
    3.4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困境的原因第42-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儒家教化思想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启示第45-56页
    4.1 构建以人为本的目标体系第48-50页
        4.1.1 尊重个体感召力,以人为本,求本求真第49-50页
        4.1.2 坚持主动引导,按其所需,自觉接受第50页
    4.2 构建三位一体的层次结构第50-52页
        4.2.1 满足当代大学生精神上的超越层次第51页
        4.2.2 法律制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第51页
        4.2.3 潜移默化的生活渗透第51-52页
    4.3 培育忠实的维护者和践行者第52-54页
        4.3.1 积极发挥主渠道的作用第53页
        4.3.2 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第53-54页
        4.3.3 形成有效规范的约束举措第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结论第56-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附录第63-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嘉峪关市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下一篇: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下的价值困境及其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