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生物相容高分子微球与微囊研究进展 | 第11-43页 |
第1节 生物相容高分子微球与微囊 | 第11-28页 |
1.1 微球与微囊 | 第11-13页 |
1.2 生物相容性高分子载体材料的主要类型与特点 | 第13-25页 |
1.3 牛血清白蛋白概述 | 第25-28页 |
第2节 生物相容高分子微球与微囊制备方法 | 第28-37页 |
2.1 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 | 第28-29页 |
2.2 纳囊的制备方法 | 第29-34页 |
2.3 核壳型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 第34-36页 |
2.4 智能空心球 | 第36-37页 |
第3节 本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3页 |
第二章 聚丙烯酸改性白蛋白纳米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43-77页 |
引言 | 第43-44页 |
第1节 聚丙烯酸改性牛血清白蛋白纳米囊的制备与表征 | 第44-55页 |
1.1 试剂与仪器 | 第44-45页 |
1.2 聚丙烯酸改性牛血清白蛋白纳米囊的制备 | 第45页 |
1.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4页 |
1.4 结论 | 第54-55页 |
第2节 聚丙烯酸改性牛血清白蛋白纳米囊的PH 敏感性 | 第55-61页 |
2.1 试剂与仪器 | 第5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55-5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1页 |
2.4 结论 | 第61页 |
第3节 聚丙烯酸改性牛血清白蛋白纳米囊对药物的可控释放性 | 第61-73页 |
3.1 试剂与仪器 | 第6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3-6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6-72页 |
3.4 结论 | 第72-73页 |
本章总结 | 第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第三章 聚乙烯吡咯烷酮改性白蛋白核壳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77-97页 |
引言 | 第77-78页 |
第1节 聚乙烯吡咯烷酮改性白蛋白核壳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 第78-86页 |
1.1 试剂与仪器 | 第78页 |
1.2 聚乙烯吡咯烷酮改性白蛋白核壳微球的制备 | 第78-79页 |
1.3 结果与讨论 | 第79-85页 |
1.4 结论 | 第85-86页 |
第2节 聚乙烯吡咯烷酮改性白蛋白核壳微球的PH 敏感性 | 第86-94页 |
2.1 试剂与仪器 | 第8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86-8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87-90页 |
2.4 盐酸阿霉素可控释放对照 | 第90-92页 |
2.5 不同单体制备的牛血清白蛋白改性微球的结构及性能 | 第92-94页 |
2.6 结论 | 第94页 |
本章总结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7页 |
硕士期间申请专利与发表论文目录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