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系统视频编码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8-14页 |
1.1 数字电视 | 第8-9页 |
1.2 数字电视的技术发展 | 第9-10页 |
1.3 数字电视的基本原理 | 第10-11页 |
1.4 电视信号传播数字化 | 第11-12页 |
1.5 数字电视在我国的发展 | 第12页 |
1.6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数字电视 | 第14-29页 |
2.1 彩色电视制式 | 第14-16页 |
2.1.1 简介 | 第14页 |
2.1.2 电视扫描和同步 | 第14-16页 |
2.2 彩色电视信号的类型 | 第16-17页 |
2.2.1 复合电视信号 | 第16-17页 |
2.2.2 分量电视信号 | 第17页 |
2.2.3 S-Video信号 | 第17页 |
2.3 电视图像数字化 | 第17-21页 |
2.3.1 数字化的方法 | 第17-18页 |
2.3.2 数字化标准 | 第18-19页 |
2.3.3 有效显示分辨率 | 第19页 |
2.3.4 ITU-R BT.601标准摘要 | 第19-20页 |
2.3.5 CIF.QCIF和SQCIF | 第20-21页 |
2.4 图像子采样 | 第21-23页 |
2.4.1 图像子采样概要 | 第21-22页 |
2.4.2 4:4:4 YCbCr格式 | 第22页 |
2.4.3 4:2:2 YCbCr格式 | 第22页 |
2.4.4 4:1:1 YCbCr格式 | 第22页 |
2.4.5 4:2:0 YCbCr格式 | 第22-23页 |
2.5 现行数字电视标准 | 第23-26页 |
2.5.1 美国数字电视标准ATSC | 第23-24页 |
2.5.2 欧洲数字电视标准DVB | 第24-25页 |
2.5.3 日本数字电视的标准ISDB | 第25页 |
2.5.4 三种数字电视标准的比较 | 第25-26页 |
2.6 我国数字电视标准发展现状 | 第26-29页 |
2.6.1 中国的卫星数字电视标准 | 第26页 |
2.6.2 中国的有线数字电视标准 | 第26页 |
2.6.3 中国的地面数字电视标准 | 第26-29页 |
第三章 MPEG压缩技术 | 第29-38页 |
3.1 MPEG-2视频编码 | 第29页 |
3.2 MPEG视频压缩算法 | 第29-37页 |
3.2.1 帧内图像I的压缩编码算法 | 第30-34页 |
3.2.2 预测图像P的压缩算法 | 第34-36页 |
3.2.3 双向预测图像B的压缩编码方法 | 第36-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山东有线电视台视频系统现状 | 第38-43页 |
4.1 山东有线电视台节目制作播出系统介绍 | 第38-39页 |
4.2 山东有线电视台数字演播室介绍 | 第39-41页 |
4.3 数字分量演播室标准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对视频压缩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 第43-50页 |
5.1 图像的质量测度 | 第43页 |
5.2 基于MPEG-2视频压缩实验过程 | 第43-49页 |
5.2.1 通过改变固定码率进行图像质量的对比 | 第43-48页 |
5.2.2 对二次变码压缩的分析 | 第48-4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