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5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活性碳纤维简介 | 第13-18页 |
1.2.1 活性碳纤维的特点 | 第13-14页 |
1.2.2 活性碳纤维的制备 | 第14-15页 |
1.2.3 活性碳纤维的吸附性能 | 第15-18页 |
1.3 高比表面粘胶基活性碳纤维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 活性碳纤维的应用 | 第19-21页 |
1.4.1 活性碳纤维在储氢上的应用 | 第19-20页 |
1.4.2 活性碳纤维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 第20-21页 |
1.5 超级电容器简介 | 第21-27页 |
1.5.1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 | 第21-22页 |
1.5.2 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 第22-25页 |
1.5.3 超级电容器的特点 | 第25-26页 |
1.5.4 超级电容器的应用 | 第26-27页 |
1.6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发展状况 | 第27-33页 |
1.6.1 过渡金属氧化物及水合物材料 | 第27-28页 |
1.6.2 导电聚合物材料 | 第28-29页 |
1.6.3 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 | 第29-33页 |
1.7 课题提出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33-35页 |
1.7.1 提出背景 | 第33-34页 |
1.7.2 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5-41页 |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35-36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35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35-36页 |
2.2 粘胶基活性碳纤维的制备 | 第36-37页 |
2.3 粘胶基活性碳纤维电化学电容器的制备过程 | 第37-38页 |
2.4 材料结构与性能的测试 | 第38-41页 |
2.4.1 粘胶基活性碳纤维收率 | 第38页 |
2.4.2 粘胶基活性碳纤维的微观结构表征 | 第38-39页 |
2.4.3 电化学性能的测试 | 第39-41页 |
第三章 高比表面积粘胶基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其微观结构 | 第41-76页 |
3.1 KOH活化高比表面积粘胶基活性碳纤维的制备 | 第41页 |
3.2 KOH活化高比表面积粘胶基活性碳纤维的收率与比表面积 | 第41-44页 |
3.2.1 收率与碱炭比的关系 | 第41-42页 |
3.2.2 比表面积与碱炭比的关系 | 第42-43页 |
3.2.3 活化温度对比表面积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 KOH活化高比表面积粘胶基活性碳纤维的微观结构 | 第44-73页 |
3.3.1 KOH活化粘胶基活性碳纤维的微观形貌观测 | 第44-47页 |
3.3.2 粘胶基活性碳纤维XRD图谱 | 第47-49页 |
3.3.3 粘胶基活性碳纤维的氮气吸附等温线和孔径分布 | 第49-71页 |
3.3.4 碱炭比对孔容的影响 | 第71-73页 |
3.4 KOH活化碳纳米管的微观结构 | 第73-75页 |
3.5 小结 | 第75-76页 |
第四章 高比表面粘胶基活性碳纤维的电容性能研究 | 第76-98页 |
4.1 粘胶基活性碳纤维电化学电容器的电容性能 | 第76-90页 |
4.2 活性碳纳米管电化学电容器的电容性能 | 第90-91页 |
4.3 聚苯胺/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复合物电容性能 | 第91-96页 |
4.3.1 聚苯胺/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复合物的制备 | 第91-92页 |
4.3.2 聚苯胺/粘胶基活性碳纤维的XRD和红外光谱IR图 | 第92-93页 |
4.3.3 聚苯胺/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容量特性研究 | 第93-96页 |
4.4 小结 | 第96-9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5页 |
作者简介 | 第105-106页 |
附件 | 第106-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