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fat-1基因对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第9-40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0-11页 |
1.1 实验器材 | 第10页 |
1.2 实验细胞 | 第10页 |
1.3 试剂及常用基因工程酶类 | 第10-11页 |
1.4 质粒、菌种和引物合成与测序 | 第1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1-24页 |
2.1 pEGFP-fat-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11-17页 |
2.2 细胞培养及重组质粒转染 | 第17-19页 |
2.3 RNA分析 | 第19-22页 |
2.4 脂肪酸分析 | 第22页 |
2.5 细胞增殖率的测定 | 第22-23页 |
2.6 细胞周期的测定 | 第23-24页 |
2.7 转染48h后iNOS的测定 | 第24页 |
2.8 转染48h后COX-2的测定 | 第24页 |
2.9 数据分析 | 第2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4-33页 |
3.1 pEGFP-fat-1质粒的酶切鉴定和DNA测序鉴定 | 第24-25页 |
3.2 转染后48h HT-29细胞表达外源基因情况 | 第25-26页 |
3.3 转染后48h HT-29细胞表达fat-1基因mRNA的结果 | 第26-27页 |
3.4 转染后48h HT-29细胞增殖率的变化 | 第27-28页 |
3.5 转染后48h HT-29细胞n-6/n-3 PUFAs比例变化 | 第28-31页 |
3.6 转染后48h HT-29细胞周期与凋亡分析 | 第31-32页 |
3.7 转染后48h HT-29细胞iNOS的测定 | 第32-33页 |
3.8 转染后48h HT-29细胞COX-2的测定 | 第33页 |
4 讨论 | 第33-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第二章 fat-1转基因小鼠的构建和鉴定 | 第40-53页 |
引言 | 第4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0-47页 |
2.1 pEF-fat-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0-42页 |
2.2 fat-1转基因小鼠的建立 | 第42-43页 |
2.3 鼠尾DNA的提取 | 第43-44页 |
2.4 PCR检测阳性G0代小鼠 | 第44-45页 |
2.5 检测阳性G0代小鼠 | 第45-47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7-50页 |
3.1 重组质粒pEF-fat-1的酶切鉴定及DNA序列测定 | 第47-48页 |
3.2 转基因小鼠的获得 | 第48-49页 |
3.3 转基因小鼠的检测 | 第49-50页 |
4 讨论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英文文章 | 第58-62页 |
哺乳动物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 | 第62-104页 |
1 哺乳动物转基因方法的研究 | 第62-74页 |
1.1 原核期胚胎的显微注射技术 | 第63-65页 |
1.2 逆转录病毒载体侵染技术 | 第65-66页 |
1.3 精子载体技术 | 第66-68页 |
1.4 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 第68-70页 |
1.5 细胞介导技术 | 第70-71页 |
1.6 PGCs技术 | 第71-72页 |
1.7 胞内单精注射技术 | 第72-73页 |
1.8 受体介导的基因转移 | 第73-74页 |
2 提高转基因的策略 | 第74-86页 |
2.1 外源基因的整合机制 | 第74-77页 |
2.2 转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77-81页 |
2.3 应用于转基因的基因打靶技术 | 第81-86页 |
3 技术的应用及展望 | 第86-93页 |
3.1 乳腺生物反应器 | 第86-89页 |
3.2 特定基因功能的研究 | 第89-90页 |
3.3 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 第90-92页 |
3.4 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 第92-93页 |
4 转基因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93-96页 |
4.1 转基因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93-95页 |
4.2 建议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4-105页 |
致谢 | 第105-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