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第一节 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10-17页 |
一、生物学中的鲥鱼研究 | 第10-12页 |
二、渔业史中的鲥鱼研究 | 第12-15页 |
三、贡物史中的鲥鱼研究 | 第15-17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第二章 明初鲥贡的开创 | 第20-32页 |
第一节 鲥贡相关定义概述 | 第20-24页 |
一、鲥贡含义 | 第20-21页 |
二、鲥贡性质 | 第21-24页 |
第二节 江南采鲜与运河急运 | 第24-32页 |
一、鲥贡的采办 | 第24-26页 |
二、鲥贡的运输 | 第26-28页 |
三、鲥贡相关银两负担 | 第28-32页 |
第三章 明中后期鲥贡制度的腐败 | 第32-50页 |
第一节 鲥贡的制度性败坏 | 第32-38页 |
一、镇守中官的加贡 | 第32-35页 |
二、南京鲥贡制度的腐坏 | 第35-38页 |
第二节 官员对鲥贡弊政的反对 | 第38-50页 |
一、地方官员对湖广鲥贡的连续反对 | 第38-43页 |
二、河臣与朝臣对鲥贡的矫正 | 第43-50页 |
第四章 清代鲥贡制度的终结 | 第50-69页 |
第一节 清初鲥贡的停止 | 第50-58页 |
一、顺治帝罢贡鲥鱼 | 第50-52页 |
二、康熙帝罢贡鲥鱼 | 第52-58页 |
第二节 清中叶鲥鱼折价银的征收 | 第58-64页 |
一、康熙年间鲥鱼折价银的征收 | 第58-60页 |
二、雍正年间鲥鱼折价银的征收 | 第60-64页 |
第三节 乾隆帝免除鲥鱼折价银原因探析 | 第64-69页 |
一、乾隆改元与停罢苛征 | 第64-66页 |
二、摊丁入亩与后续改革 | 第66-69页 |
第五章 从清三修《江都县志》探讨鲥贡对方志编纂的影响 | 第69-101页 |
第一节“皇恩浩荡”与康熙《江都县志》的编修 | 第69-72页 |
一、康熙《江都县志》编修缘由 | 第69-71页 |
二、县志所见鲥鱼停贡记载 | 第71-72页 |
第二节 渔税加征与雍正《江都县志》的编修 | 第72-78页 |
一、雍正《江都县志》编修缘由 | 第72-74页 |
二、江都县渔税的变迁 | 第74-78页 |
第三节“家国承平”与乾隆《江都县志》的编修 | 第78-85页 |
一、乾隆《江都县志》编修缘由 | 第78-81页 |
二、县志对鲥鱼停贡记载的增补 | 第81-85页 |
第四节 三修《江都县志》记载鲥贡制度差异的疑问聚焦与解读 | 第85-101页 |
一、县志记载与鲥贡制度不符问题的辨认 | 第85-92页 |
二、乾隆县志增补张能鳞宦迹真伪的探讨 | 第92-96页 |
三、从方志记载的变化看鲥贡制度的演变 | 第96-101页 |
结语 | 第101-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3页 |
附录 | 第113-123页 |
致谢 | 第123-124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