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西安行政区与开发区的社区管理比较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 社区管理研究综述第12-15页
        1.2.1 国外社区管理研究现状第12页
        1.2.2 国内社区管理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3 问题分析第14-15页
    1.3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第15页
    1.4 论文的研究方案第15-18页
        1.4.1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6页
        1.4.3 本文的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2章 雁塔区与高新区社区管理体系比较第18-28页
    2.1 社区政府治理体系权利配置格局比较第18-21页
        2.1.1 雁塔区社区政府治理体系的权利配置格局第18-19页
        2.1.2 高新区社区政府治理体系的权利配置格局第19-20页
        2.1.3 两地社区政府治理体系权利配置格局的异同第20-21页
    2.2 社区自治体系组织构成及职能比较第21-25页
        2.2.1 雁塔区社区自治体系的组织构成及职能第21-23页
        2.2.2 高新区社区自治体系的组织构成及职能第23-24页
        2.2.3 两地社区自治体系的组织构成及职能的异同第24-25页
    2.3 社区管理体系运行方式比较第25-27页
        2.3.1 雁塔区社区管理体系运行方式第25-26页
        2.3.2 高新区社区管理体系运行方式第26-27页
        2.3.3 两地社区管理体系运行方式的异同第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雁塔区与高新区社区管理的运行机制比较第28-42页
    3.1 社区参与的运行机制比较第28-34页
        3.1.1 雁塔区社区参与的运行机制第28-30页
        3.1.2 高新区社区参与的运行机制第30-33页
        3.1.3 两地社区参与运行机制的异同第33-34页
    3.2 社区自治的运行机制比较第34-37页
        3.2.1 雁塔区社区自治的运行机制第35页
        3.2.2 高新区社区自治的运行机制第35-36页
        3.2.3 两地社区自治运行机制的异同第36-37页
    3.3 行政推动的运行机制比较第37-41页
        3.3.1 雁塔区社区行政推动的运行机制第37-38页
        3.3.2 高新区社区行政推动的运行机制第38-39页
        3.3.3 两地社区行政推动运行机制的异同第39-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雁塔区与高新区社区管理资源比较第42-53页
    4.1 社区经费来源的比较第42-46页
        4.1.1 雁塔区社区经费来源第42-43页
        4.1.2 高新区区社区经费来源第43-45页
        4.1.3 两地社区经费来源的异同第45-46页
    4.2 社区设施标准和构成的比较第46-49页
        4.2.1 雁塔区社区设施标准和构成第46页
        4.2.2 高新区社区设施标准和构成第46-48页
        4.2.3 两地社区设施标准和构成的异同第48-49页
    4.3 社区人力资源比较第49-52页
        4.3.1 雁塔区社区人力资源第49-50页
        4.3.2 高新区社区人力资源第50-51页
        4.3.3 两地社区人力资源的异同第51-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西安城市社区管理的设想第53-60页
    5.1 西安城市社区管理体系建构第53-55页
        5.1.1 自主互动、多元合作的社区管理体系重构第53-54页
        5.1.2 关于建构的几点意见第54-55页
    5.2 西安城市社区管理运行机制设计第55-58页
        5.2.1 西安城市社区管理的指导思想与原则第55-56页
        5.2.2 社区参与的便利运行机制第56-57页
        5.2.3 政府推动的社区自治协调运行机制第57-58页
    5.3 西安城市社区管理资源的获得与整合运行机制第58-59页
    5.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6.1 总结第60页
    6.2 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区高速公路车辆行驶状态监测及预警方法研究
下一篇:液压挖掘机多路阀动臂回路流场与阀口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