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针叶树类论文--红豆杉、紫杉论文

红豆杉紫杉烷代谢突变体筛选和连锁图谱构建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4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1.2 红豆杉属植物分子标记挖掘及其应用研究第14-17页
        1.2.1 红豆杉属植物遗传标记的挖掘第15页
        1.2.2 遗传标记在红豆杉属植物群落遗传多样性方面的应用第15-16页
        1.2.3 分子标记的其他应用第16-17页
    1.3 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第17-20页
        1.3.1 基于基因组文库构建的SSR标记技术的开发第17-18页
        1.3.2 基于DNA数据库信息的SSR标记技术的开发第18-19页
        1.3.3 SSR引物的通用性分析第19-20页
        1.3.4 SSR标记技术的应用研究第20页
    1.4 植物单倍体培育技术研究第20-21页
        1.4.1 单倍体培养研究简史第20-21页
        1.4.2 单倍体培养的影响因素第21页
    1.5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1-22页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2-24页
        1.6.1 研究内容第22页
        1.6.2 技术路线第22-24页
第二章 红豆杉单倍体材料的培养与相关遗传学鉴定第24-33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5-27页
        2.1.1 试验材料第25页
        2.1.2 试验方法第25-27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7-32页
        2.2.1 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培养第27-29页
        2.2.2 倍性分析与基因组大小分析第29-32页
    2.3 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南方红豆杉细胞系群体构建及紫杉烷类代谢质物含量差异的比较第33-53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4-38页
        3.1.1 材料第34页
        3.1.2 单倍体愈伤组织细胞系群体构建第34-35页
        3.1.3 半同胞二倍体细胞系群体构建第35页
        3.1.4 LC-MS样品前处理第35页
        3.1.5 方法验证与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5-38页
        3.1.6 红豆杉细胞系中4种紫杉烷类物质代谢差异分析第38页
        3.1.7 试验数据统计与分析第38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8-47页
        3.2.1 单倍体细胞系构建第38-39页
        3.2.2 半同胞二倍体细胞系构建第39-45页
        3.2.3 定量方法可靠性分析与标准曲线第45-47页
        3.2.4 南方红豆杉细胞系中4种紫杉烷类物质代谢差异分析第47页
    3.3 小结第47-53页
第四章 红豆杉EST、fosmid及转录组UNIGENE数据库的构建与SSR分布特征及标记开发第53-89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6-59页
        4.1.1 序列来源及下载第56-57页
        4.1.2 EST、fosmid及转录组数据预处理第57页
        4.1.3 EST、fosmid及转录组数据的拼接与组装第57-58页
        4.1.4 Unigene数据库的构建第58页
        4.1.5 SSRs的搜索及引物设计第58页
        4.1.6 植物材料与DNA提取第58页
        4.1.7 PCR扩增体系的优化第58-59页
        4.1.8 SSRs引物的筛选第59页
        4.1.9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59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59-74页
        4.2.1 表达序列标签(ESTs)数据、fosmids数据和转录组数据第59-62页
        4.2.2 EST、fosmid及转录组数据的聚类拼接第62页
        4.2.3 Unigene数据库构建第62-63页
        4.2.4 红豆杉EST、fosmid和转录组Unigene序列的SSR分布特点第63-69页
        4.2.5 欧洲红豆杉、日本红豆杉、东北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转录组SSR位点的比较分析第69-72页
        4.2.6 红豆杉EST、fosmid和转录组SSR-PCR体系优化及引物验证第72-74页
    4.3 小结第74-89页
第五章 基于SSR分子标记半同胞红豆杉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研究第89-102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90-91页
        5.1.1 材料第90页
        5.1.2 DNA提取第90页
        5.1.3 SSR引物来源第90页
        5.1.4 PCR孔增和产物检测第90页
        5.1.5 数据处理第90-91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91-101页
        5.2.1 引物扩增多态性第91页
        5.2.2 半同胞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第91-100页
        5.2.3 半同胞群体遗传亲缘关系评价第100-101页
    5.3 小结第101-102页
第六章 基于SSR遗传标记构建红豆杉连锁图谱研究第102-114页
    6.1 材料与方法第102-103页
        6.1.1 作图群体的建立第102-103页
        6.1.2 基因组DNA提取第103页
        6.1.3 DNA检测与保存第103页
        6.1.4 SSR引物来源第103页
        6.1.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第103页
        6.1.6 遗传连锁分析和框架图谱的构建第103页
    6.2 结果与分析第103-113页
        6.2.1 DNA检测第103-104页
        6.2.2 引物筛选结果、多态性和偏分离分析第104-113页
        6.2.3 红豆杉SSR框架连锁图谱的构建第113页
    6.3 小结第113-114页
第七章 讨论第114-127页
    7.1 通过红豆杉胚乳培养可以获得单倍体体愈伤组织第114-116页
    7.2 红豆杉细胞系高效诱导体系的建立与紫杉烷类化合物代谢突变体的快速筛选第116-118页
    7.3 红豆杉gSSR和EST-SSR分布特性与SSR-PCR体系的建立第118-124页
    7.4 红豆杉半同胞群体个体间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第124-125页
    7.5 通过红豆杉单倍体群体基于EST-SSR可以构建连锁图谱第125-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55页
主要创新点第155-156页
致谢第156-159页
作者简历第159-161页
附件第161-179页

论文共1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用户个性化推荐的日志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NDN的路由可扩展性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