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中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5-17页 |
第2章 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2.2 西方产权理论 | 第18页 |
2.3 制度变迁理论 | 第18-19页 |
2.4 契约——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页 |
2.5 利益博弈与制度创新理论 | 第19-21页 |
第3章 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历史变迁与现状分析 | 第21-27页 |
3.1 农村宅基地私有化时期 | 第21-23页 |
3.2 农村宅基地集体化时期 | 第23-24页 |
3.3 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 第24-27页 |
3.3.1 当前我国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 | 第24页 |
3.3.2 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24-27页 |
第4章 农村宅基地制度存在问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第27-32页 |
4.1 基于产权理论的分析 | 第27-28页 |
4.2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 | 第28-29页 |
4.3 基于利益博弈与制度创新理论的分析 | 第29-30页 |
4.4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 | 第30-32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32-36页 |
5.1 精确界定宅基地产权 | 第32页 |
5.2 建立合理规范的宅基地流转制度 | 第32-33页 |
5.3 加快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向良性轨道演化 | 第33-34页 |
5.4 建立合理的宅基地委托代理激励约束机制 | 第34-3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