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小剧场话剧的文学性与剧场性
中文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绪论 为中国小剧场话剧“寻根” | 第14-30页 |
第一节 中国小剧场话剧的源流与背景 | 第14-28页 |
第二节 “文学性”与“剧场性”关系的研究意义 | 第28-30页 |
第一章 小剧场话剧的“文学性”问题 | 第30-64页 |
第一节 文学史与戏剧史的关系演变 | 第30-42页 |
第二节 辨析戏剧的“文学性”及与之相关的属性 | 第42-55页 |
第三节 小剧场话剧的“文学性” | 第55-64页 |
第二章 从“泛文学化”到“去文学化” | 第64-102页 |
第一节 戏剧文学性的“泛化”与“稀释” | 第64-74页 |
第二节 戏剧的“去文学化”倾向 | 第74-82页 |
第三节 对小剧场话剧“文学性”的继续追求 | 第82-102页 |
第三章 国内小剧场话剧的题材拓展 | 第102-122页 |
第一节 当下的题材危机 | 第102-107页 |
第二节 形式创新的有限性 | 第107-111页 |
第三节 题材拓展的瓶颈 | 第111-122页 |
第四章 剧场性与阐释空间 | 第122-150页 |
第一节 “剧场性”的涵义与性质 | 第122-131页 |
第二节 大剧场与小剧场的“剧场性”辨析 | 第131-136页 |
第三节 剧场的可阐释空间 | 第136-150页 |
第五章 小剧场中的模式化元素 | 第150-186页 |
第一节 舞台假定性 | 第150-167页 |
第二节 导演中心制 | 第167-182页 |
第三节 娱乐元素的过量渗透 | 第182-186页 |
第六章 表现形式的不断突破与戏剧交流的态势 | 第186-212页 |
第一节 戏剧与影视的结合 | 第187-194页 |
第二节 与行为艺术无限接近的小剧场话剧样本 | 第194-197页 |
第三节 中国新兴的电视话剧 | 第197-208页 |
第四节 国内外戏剧交流的整体状态 | 第208-212页 |
结语 中国小剧场话剧与文学的发展版图 | 第212-218页 |
参考文献 | 第218-224页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224-2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