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福利角度我国公益彩票发行模式优化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3.1 关于彩票发行模式的研究 | 第12-13页 |
1.3.2 我国公益彩票彩票发展趋势的研究 | 第13页 |
1.3.3 有关彩票业发行机构的研究 | 第13页 |
1.3.4 国内外有关彩民群体的研究 | 第13-14页 |
1.3.5 关于互联网彩票发展的研究 | 第14-15页 |
1.3.6 彩票财富再分配效率的研究 | 第15-16页 |
1.3.7 文献评价 | 第16页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6-20页 |
1.4.1 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 第16-17页 |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7-20页 |
第二章 理论研究综述 | 第20-30页 |
2.1 彩票产品属性及其功能定位 | 第20-24页 |
2.1.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0-21页 |
2.1.2 三次分配理论 | 第21页 |
2.1.3 彩票的产品属性 | 第21-23页 |
2.1.4 彩票的功能定位 | 第23-24页 |
2.2 国外彩票的发展情况 | 第24-27页 |
2.2.1 国外彩票的发展史 | 第24-25页 |
2.2.2 国外彩票发行模式的考察 | 第25-26页 |
2.2.3 国外彩票发行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 第26-27页 |
2.3 我国公益彩票与赌博和私彩的区别 | 第27-30页 |
第三章 我国公益彩票发行模式现状 | 第30-68页 |
3.1 我国彩票业发展历程 | 第30-31页 |
3.2 我国公益彩票的社会贡献 | 第31-35页 |
3.2.1 我国公益彩票对全国社保的贡献 | 第31-33页 |
3.2.2 我国体育彩票社会贡献 | 第33-34页 |
3.2.3 我国福利彩票社会贡献 | 第34-35页 |
3.3 我国公益彩票的发行模式分析 | 第35-55页 |
3.3.1 我国公益彩票销量情况 | 第35-36页 |
3.3.2 我国彩票发行数据分析 | 第36-42页 |
3.3.3 我国公益彩票公益性现状 | 第42-43页 |
3.3.4 我国公益彩票发行主体 | 第43-44页 |
3.3.5 我国公益彩票发行产品 | 第44-45页 |
3.3.6 我国公益彩票发行渠道 | 第45-52页 |
3.3.7 我国公益彩票监管模式 | 第52-54页 |
3.3.8 我国私彩的现实情况 | 第54-55页 |
3.4 我国公益彩票发行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55-68页 |
3.4.1 我国彩票的恶性竞争问题 | 第55-57页 |
3.4.2 我国彩票发行主体的争论 | 第57-59页 |
3.4.3 我国彩票监管问题 | 第59-60页 |
3.4.4 互联网彩票的两面性 | 第60-63页 |
3.4.5 现有玩法品种的问题 | 第63-65页 |
3.4.6 对于彩民引导与保护的问题 | 第65-68页 |
第四章 我国公益彩票发行模式调整分析 | 第68-82页 |
4.1 我国公益彩票系统内部优化 | 第68-73页 |
4.1.1 竞争模式的调整 | 第68-70页 |
4.1.2 监管机构的调整 | 第70-72页 |
4.1.3 彩民救助机构的设立 | 第72-73页 |
4.2 我国公益彩票玩法的发行策略 | 第73-76页 |
4.2.1 发展竞猜型彩票 | 第74-76页 |
4.2.2 发展更多新的娱乐性高端玩法 | 第76页 |
4.3 发行渠道的发展策略 | 第76-81页 |
4.3.1 拥抱互联网 | 第76-80页 |
4.3.2 融合优势渠道 | 第80-81页 |
4.4 建立出台《博彩法》 | 第81-82页 |
结论与局限 | 第82-84页 |
研究结论 | 第82页 |
研究局限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