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绪论 | 第5-6页 |
一 五部宋人选宋词选本的基本概况 | 第6-13页 |
(一) 《乐府雅词》 | 第6-7页 |
(二) 《花庵词选》 | 第7-8页 |
(三) 《草堂诗余》 | 第8-9页 |
(四) 《阳春白雪》 | 第9-11页 |
(五) 《绝妙好词》 | 第11-13页 |
二 五部宋人选宋词选本传承性分析 | 第13-28页 |
(一) 五部宋人选宋词选本外部构造方面的传承性分析 | 第13-15页 |
1《乐府雅词》与《花庵词选》的传承关系 | 第14页 |
2《花庵词选》与《草堂诗余》的传承关系 | 第14页 |
3《阳春白雪》与《绝妙好词》的传承关系 | 第14-15页 |
(二) 五部宋人选宋词选本文本特质方面的传承性分析 | 第15-28页 |
1 五部选本在主题内容上的共同选择倾向——以男女情爱、两性关系的恋情化主题为主 | 第15-21页 |
2 五部选本在审美风格上的共同选择倾向——以婉约的审美风格相尚 | 第21-23页 |
3 五部选本在词体文化属性定位上的共同选择倾向——趋向于雅 | 第23-28页 |
三 五部宋人选宋词选本差异性分析 | 第28-36页 |
(一) 选本是否具有一定应歌唱本意识的差异性分析 | 第29-31页 |
(二) 侧重于存史意图的选本与侧重于存派意图的选本的差异性分析 | 第31-32页 |
(三) 各选本中“第一词人”不尽一致的差异性分析 | 第32-33页 |
(四) 各选本中苏辛一派代表词家与姜张一派代表词家的入选词作数量存在高下之别的差异性分析 | 第33-36页 |
四 结语——宋人对宋词评价体系的衡量标准之发展流变历程 | 第36页 |
后记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