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2页 |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2-14页 |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24页 |
第一节 国外关于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财力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一、土地财政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二、地方政府财力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三、简要评述 | 第16页 |
第二节 国内关于土地财政研究综述 | 第16-21页 |
一、关于土地财政定义与内容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二、关于土地财政成因研究综述 | 第17页 |
三、关于土地财政现状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四、关于土地财政效应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五、关于土地财政治理研究综述 | 第19-20页 |
六、简要评述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国内关于地方政府财力研究综述 | 第21-22页 |
一、地方政府财力的定义与指标研究综述 | 第21页 |
二、地方政府财力的影响因素与保障机制研究综述 | 第21-22页 |
三、简要评述 | 第22页 |
第四节 国内关于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财力相互作用的文献综述 | 第22-24页 |
一、关于地方政府财力对土地财政传导机制的文献综述 | 第22-23页 |
二、关于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财力的传导机制的文献综述 | 第23页 |
三、关于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财力相互反馈机制的文献综述 | 第23页 |
四、简要评述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财力的内在逻辑与实证分析 | 第24-39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 第24-28页 |
一、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26-28页 |
第二节 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财力的内在逻辑 | 第28-32页 |
一、1994年分税制改革导致地方政府财力不足 | 第28-29页 |
二、财力不足导致“三乱”和土地财政 | 第29-32页 |
第三节 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财力的实证分析 | 第32-39页 |
一、模型选择、变量、数据与描述性统计 | 第32-33页 |
二、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 第33-35页 |
三、面板VAR模型、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 | 第35-38页 |
四、结论与启示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财力分析—基于安徽省数据 | 第39-58页 |
第一节 土地财政的分析 | 第39-48页 |
一、土地财政现状 | 第39-41页 |
二、土地财政结构 | 第41-47页 |
三、土地财政趋势—不可持续性 | 第47页 |
四、土地财政存在的问题 | 第47-48页 |
第二节 地方政府财力重塑的测算 | 第48-58页 |
一、房地产税财力测算 | 第48-49页 |
二、资源税财力测算 | 第49-52页 |
三、个人所得税财力测算 | 第52-53页 |
四、消费税财力测算 | 第53页 |
五、环境保护税财力测算 | 第53-54页 |
六、遗产税财力测算 | 第54-55页 |
七、结论与启示 | 第55-58页 |
第五章 地方政府财力重塑 | 第58-67页 |
第一节 地方政府财力重塑的基本原则 | 第58-59页 |
第二节 地方政府财力重塑的基本思路 | 第59页 |
第三节 地方政府财力重塑的政策建议 | 第59-67页 |
一、构建地方税体系 | 第59-60页 |
二、房地产税制度设计 | 第60-61页 |
三、资源税制度设计 | 第61-62页 |
四、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 | 第62-63页 |
五、消费税制度设计 | 第63-65页 |
六、环境保护税制度设计 | 第65页 |
七、遗产和赠与税制度设计 | 第65-66页 |
八、结论与启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