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公司轮胎全寿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效果 | 第9-10页 |
| 1.2 轮胎全寿命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2.1 无线传输技术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2.3 ZigBee传输技术现状 | 第12页 |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1.4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 2 轮胎全寿命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14-19页 |
| 2.1 轮胎全寿命影响因素分析 | 第14-16页 |
| 2.1.1 轮胎压力异常的影响 | 第14-15页 |
| 2.1.2 温度对胎体的影响 | 第15-16页 |
| 2.1.3 附属因素的影响 | 第16页 |
| 2.2 功能需求分析 | 第16-17页 |
| 2.3 系统技术要求 | 第17-18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3 轮胎全寿命管理系统轮胎传感部分设计与实现 | 第19-46页 |
| 3.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第19-20页 |
| 3.2 传感器拓扑结构设计 | 第20-21页 |
| 3.2.1 ZigBee设备种类 | 第20页 |
| 3.2.2 选择网络结构 | 第20-21页 |
| 3.3 轮胎传感器的硬件设计 | 第21-22页 |
| 3.4 轮胎传感器电路设计与硬件选择 | 第22-29页 |
| 3.4.1 轮胎内部胎压监测原件 | 第22-24页 |
| 3.4.2 CC2430芯片 | 第24-26页 |
| 3.4.3 纽扣电池ER2450T | 第26-27页 |
| 3.4.4 传感器的电路设计 | 第27-29页 |
| 3.5 传感器的天线设计 | 第29-38页 |
| 3.5.1 天线的参数设计及研究 | 第30-32页 |
| 3.5.2 天线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2-35页 |
| 3.5.3 模型仿真结果 | 第35-37页 |
| 3.5.4 生成传感器天线 | 第37-38页 |
| 3.6 轮胎全寿命管理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38-43页 |
| 3.6.1 程序烧写调试 | 第38页 |
| 3.6.2 ZigBee无线通讯协议栈与开发平台 | 第38-39页 |
| 3.6.3 系统主程序流程图 | 第39-40页 |
| 3.6.4 温度、压力数据接收程序 | 第40-41页 |
| 3.6.5 无线发射子程序 | 第41-43页 |
| 3.7 传感器电路板及实物图 | 第43页 |
| 3.8 本章小结 | 第43-46页 |
| 4 轮胎全寿命管理行车电脑部分设计 | 第46-57页 |
| 4.1 行车电脑硬件总设计 | 第46-47页 |
| 4.2 行车电脑设计 | 第47-50页 |
| 4.2.1 LCD液晶显示器简介 | 第47页 |
| 4.2.2 行车电脑及显示器的电路设计 | 第47-50页 |
| 4.3 行车电脑电路板微带天线设计 | 第50-53页 |
| 4.3.1 微带天线仿真模型的创建 | 第50-51页 |
| 4.3.2 分析仿真结论 | 第51-52页 |
| 4.3.3 行车电脑微带天线电路板 | 第52-53页 |
| 4.4 行车电脑的软件设计 | 第53-55页 |
| 4.4.1 行车电脑软件总设计 | 第53页 |
| 4.4.2 数据收发子程序 | 第53-54页 |
| 4.4.3 示器软件设计 | 第54-55页 |
| 4.5 显示器电路板实物图 | 第55-56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5 系统性能测试 | 第57-63页 |
| 5.1 参数测试 | 第57-59页 |
| 5.1.1 显示器界面 | 第57-59页 |
| 5.2 整机功能测试 | 第59-60页 |
| 5.2.1 压力表与传感器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59页 |
| 5.2.2 温度试验箱与传感器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59-60页 |
| 5.3 数据误码率及丢包率检测 | 第60-61页 |
| 5.4 传感器效率分析 | 第61-62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