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制度探究--以J省F市实证为例
| 摘要 | 第5-6页 |
| Summary | 第6-7页 |
| 引言 | 第8-11页 |
| (一)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 (三) 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 | 第9页 |
| (四)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9-11页 |
| 一、社区矫正在J省F市面临的困境 | 第11-19页 |
| (一) 社区矫正在J省F市的本土环境 | 第11页 |
| (二) J省F市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 | 第11-12页 |
| (三) F市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的困境 | 第12-19页 |
| 1、立法层面的困境 | 第12-13页 |
| 2、工作保障匮乏 | 第13-15页 |
| 3、强制措施缺失 | 第15页 |
| 4、权责不对等 | 第15-16页 |
| 5、工作衔接不畅 | 第16-18页 |
| 6、帮扶政策缺失 | 第18-19页 |
| 二、国内外社区矫正模式的比较借鉴 | 第19-25页 |
| (一) 国外社区矫正模式的特点 | 第19-21页 |
| 1、完备的社区矫正法律体系 | 第19页 |
| 2、专业化的组织和队伍 | 第19-20页 |
| 3、矫正措施的多样性 | 第20-21页 |
| 4、非政府组织的广泛参与 | 第21页 |
| 5、完善的保障 | 第21页 |
| (二) 国内社区矫正模式及其特点 | 第21-25页 |
| 1、依靠行政手段推动 | 第22页 |
| 2、注重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 第22-23页 |
| 3、偏重刑罚执行 | 第23页 |
| 4、教育矫正方式比较单一 | 第23-24页 |
| 5、队伍专业性不强 | 第24-25页 |
| 三、F市社区矫正工作与国内外几种模式的比较 | 第25-27页 |
| (一) 政府主导推动 | 第25页 |
| (二) 强化监管 | 第25-26页 |
| (三) 社区功能未发挥 | 第26页 |
| (四) 队伍专业化程度低 | 第26-27页 |
| 四、完善社区矫正机制的建议 | 第27-35页 |
| (一) 立法层面的建议 | 第27-30页 |
| 1、社区矫正立法应从缓 | 第27-28页 |
| 2、社区矫正立法宜粗不宜细 | 第28-29页 |
| 3、完善社区矫正执行程序 | 第29-30页 |
| (二) 基础建设层面的建议 | 第30-32页 |
| 1、积极推进社区建设 | 第30页 |
| 2、加强经费、物质保障 | 第30页 |
| 3、建设高素质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 | 第30-32页 |
| (三) 完善机制层面的建议 | 第32-35页 |
| 1、建立高效的协调配合机制 | 第33页 |
| 2、完善帮扶机制 | 第33-34页 |
| 3、营造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