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1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图 | 第18-21页 |
1.4.1 研究方案 | 第18页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18-21页 |
第2章 智慧城市评价相关理论分析 | 第21-27页 |
2.1 智慧城市内涵 | 第21-22页 |
2.2 智慧城市系统结构 | 第22-24页 |
2.2.1 经济子系统 | 第22-23页 |
2.2.2 科技子系统 | 第23页 |
2.2.3 社会子系统 | 第23-24页 |
2.2.4 环境子系统 | 第24页 |
2.3 PSF评估理论模型 | 第24-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基于PSF的城市智慧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27-33页 |
3.1 EIS的设计思路 | 第27-28页 |
3.2 EIS的构建原则 | 第28-29页 |
3.3 EIS的构成分析 | 第29-30页 |
3.4 EIS的建立 | 第30-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城市智慧化发展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33-44页 |
4.1 评价方法选取依据 | 第33页 |
4.2 建模的工具与方法 | 第33-40页 |
4.2.1 层次分析法 | 第33-36页 |
4.2.2 神经网络模型 | 第36-40页 |
4.3 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40-43页 |
4.3.1 数据归一化处理 | 第40页 |
4.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0-41页 |
4.3.3 样本目标值的确定 | 第41-42页 |
4.3.4 综合评价模型 | 第42-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城市智慧化发展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 第44-55页 |
5.1 样本选择与数据的获取 | 第44页 |
5.1.1 样本选择依据 | 第44页 |
5.1.2 样本数据采集 | 第44页 |
5.2 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 | 第44-48页 |
5.2.1 数据预处理 | 第44-45页 |
5.2.2 计算样本目标值 | 第45-46页 |
5.2.3 实验仿真 | 第46-48页 |
5.3 综合评价模型的结果分析 | 第48-54页 |
5.3.1 输出结果分级 | 第48-49页 |
5.3.2 输出结果分析 | 第49-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 | 第6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