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超细晶材料 | 第11-15页 |
1.2.1 超细晶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ECAP制备超细晶技术及其应用现状 | 第12-15页 |
1.3 Cu-Cr-Zr合金 | 第15-16页 |
1.3.1 Cu-Cr-Zr合金的特点 | 第15-16页 |
1.3.2 Cu-Cr-Zr合金的应用 | 第16页 |
1.4 超细晶铜合金耐蚀性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5 金属腐蚀研究 | 第18-21页 |
1.5.1 金属腐蚀行为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5.2 金属腐蚀研究的意义 | 第19-20页 |
1.5.3 提高金属耐蚀性方法 | 第20-21页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21-24页 |
2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第24-3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2.2 技术路线 | 第24页 |
2.3 实验试样的制备 | 第24-26页 |
2.3.1 试样的挤压及热处理 | 第24-25页 |
2.3.2 试样的取样部位 | 第25-26页 |
2.4 材料性能测定 | 第26页 |
2.4.1 导电率的测定 | 第26页 |
2.4.2 金相组织的观察 | 第26页 |
2.4.3 腐蚀形貌的观察 | 第26页 |
2.5 电化学腐蚀实验测定 | 第26-30页 |
2.5.1 实验所用仪器 | 第26页 |
2.5.2 测定方法 | 第26-27页 |
2.5.3 对比实验设计 | 第27-30页 |
3 ECAP变形及热处理对Cu-Cr-Zr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 | 第30-46页 |
3.1 ECAP变形及热处理对Cu-Cr-Zr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第30-32页 |
3.1.1 Cu-Cr-Zr合金ECAP变形和热处理后的组织特征 | 第30-32页 |
3.1.2 ECAP变形和热处理对导电率的影响 | 第32页 |
3.2 在氯化钠中的溶解过程 | 第32-34页 |
3.3 ECAP变形对Cu-Cr-Zr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34-40页 |
3.3.1 Tafel极化曲线 | 第34-35页 |
3.3.2 电化学阻抗谱 | 第35-37页 |
3.3.3 腐蚀机理分析 | 第37-40页 |
3.4 热处理对Cu-Cr-Zr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40-45页 |
3.4.1 Tafel极化曲线 | 第40-41页 |
3.4.2 电化学阻抗谱 | 第41-42页 |
3.4.3 腐蚀机理分析 | 第42-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Cl~-浓度和加入S~(2-)对超细晶Cu-Cr-Zr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46-58页 |
4.1 Cl~-浓度对超细晶Cu-Cr-Zr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46-52页 |
4.1.1 Tafel极化曲线 | 第46-48页 |
4.1.2 电化学阻抗谱 | 第48-51页 |
4.1.3 腐蚀机理分析 | 第51-52页 |
4.2 加入S~(2-)对超细晶Cu-Cr-Zr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52-55页 |
4.2.1 Tafel极化曲线 | 第52-53页 |
4.2.2 电化学阻抗谱 | 第53-54页 |
4.2.3 腐蚀机理分析 | 第54-5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5 温度和酸碱对超细晶Cu-Cr-Zr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 | 第58-72页 |
5.1 温度对超细晶Cu-Cr-Zr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58-62页 |
5.1.1 tafel极化曲线 | 第58-59页 |
5.1.2 电化学阻抗谱 | 第59-61页 |
5.1.3 腐蚀机理分析 | 第61-62页 |
5.2 超细晶Cu-Cr-Zr合金在酸碱中的腐蚀规律 | 第62-70页 |
5.2.1 tafel极化曲线 | 第62-65页 |
5.2.2 交流阻抗谱 | 第65-67页 |
5.2.3 腐蚀机理分析 | 第67-7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6 结论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