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各类型土与地基论文--红粘土与地基论文

基于水土作用下红黏土的力学特性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2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3-14页
    1.2 红黏土的研究现状第14-19页
        1.2.1 红黏土的成因及成分第15-16页
        1.2.2 红黏土的结构构造第16页
        1.2.3 红黏土的水敏性第16-17页
        1.2.4 红黏土的力学性质第17-19页
    1.3 水土作用研究现状第19-20页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20-22页
        1.4.1 研究目的第20页
        1.4.2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4.3 研究方法第21-22页
第二章 红黏土的基本特征及水土作用分析第22-28页
    2.1 红黏土的基本特性第22-24页
        2.1.1 红黏土的分布特征第22-23页
        2.1.2 红黏土的基本特性第23-24页
    2.2 水土作用的类型第24页
    2.3 地下水物理作用第24-28页
        2.3.1 失水裂隙作用第24-25页
        2.3.2 崩解作用第25-26页
        2.3.3 软化和泥化作用第26页
        2.3.4 潜蚀和真空吸蚀作用第26-28页
第三章 水土物理作用的原型地基破坏机理分析第28-42页
    3.1 工况Ⅰ-基槽开挖基底遇水浸泡的红黏土地基-以某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工程为例第28-32页
        3.1.1 工程概况第28-29页
        3.1.2 地质概况第29-30页
        3.1.3 水文地质条件第30页
        3.1.4 膨胀性分析第30-31页
        3.1.5 土体破机理分析第31-32页
    3.2 工况Ⅱ-工程年代内基底砂垫层遇水浸泡的红黏土地基-以某污水处理厂为例第32-36页
        3.2.1 工程地质概况第33-34页
        3.2.2 水文地质条件第34页
        3.2.3 事故发生过程第34-35页
        3.2.4 原因分析第35-36页
    3.3 水土物理作用原型地基破坏模拟试验第36-42页
第四章 红黏土水土物理作用试验研究第42-82页
    4.1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第42页
    4.2 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第42-45页
        4.2.1 区域地层分布特征第42-43页
        4.2.2 区域红黏土的基本参数第43-45页
    4.3 试验区红黏土的基本性质试验第45-55页
        4.3.1 土样来源第45页
        4.3.2 试验目的第45-46页
        4.3.3 试验内容第46页
        4.3.4 试验步骤第46页
        4.3.5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46-55页
    4.4 红黏土现场模拟试验第55-82页
        4.4.1 水迁移模拟试验第56-66页
        4.4.2 水土相互作用模拟试验第66-71页
        4.4.3 力学性质模拟试验第71-82页
第五章 水土作用下红黏土的力学特性综合分析第82-94页
    5.1 试验成果分析第82-86页
        5.1.1 现场原型裂隙渗水试验第82页
        5.1.2 室内物理指标分析第82-83页
        5.1.3 水土作用下的水迁移分析第83页
        5.1.4 水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分析第83-85页
        5.1.5 红黏土膨胀特性分析第85-86页
    5.2 红黏土水土作用研究的工程意义第86-90页
        5.2.1 无荷载作用的红黏土地基第86-87页
        5.2.2 有荷载作用的地基第87-89页
        5.2.3 水土作用下红黏土地基的防治措施第89-90页
    5.3 工程实例分析第90-94页
        5.3.1 土层分布情况第90-91页
        5.3.2 静载试验成果第91-92页
        5.3.3 地基失效的分析第92-9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4-96页
    6.1 结论第94-95页
    6.2 展望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99页
致谢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西木薯需水规律及灌溉制度研究
下一篇:铂铑合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乙醇电氧化性能的研究